日本學童的「食育」課

A+A-

japan school lunch

當香港的學生力數校院午膳供應商的不足,甚至發生食物中毒案件,日本政府卻千方百計讓千萬學童在每一個上課日都吃得滋味健康,名副其實的「隔籬飯香」。當外國孩子捧在手裡的,盡是些加工食品、還有翻熱再翻熱過的飯盒;而日本的孩子在午飯時間,卻品嚐著由當地農場或學校農場種植的新鮮食材,更有一隊每個早上為他們悉心炮製料理的廚師,歸根究底,日本將午飯視為學童教育的一部分,而非單純的吃個飯或放個午休。

「食育」概念

日本的小學至初中學生,午膳時間會留在課室內吃飯,同時學習食物營養知識、日本食物文化及歷史。這一節「課堂」稱為「食育」,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透過實踐,習得適當地選擇食物的能力,從而培養均衡飲食的習慣。「食育」的概念由日本軍醫石塚左玄所開創,他有感於西方醫療系統的限制(例如藥物並不能治癒濕疹、腎炎等疾病),而逐漸信服「養生飲食」(macrobiotic diet),由內增強體質,對於健康及治療更見功效。

社會發展改變了飲食生活,衍生多種飲食失調和疾病。有見及此,日本政府於 2005 年通過「食育」基本法,明訂權責單位及推動方式,旨在鼓勵學校教育學童慎選食物,從而促進國民身心健康。在 2007 年,他們甚至提倡聘請專事飲食及營養教學的老師,雖然未有廣泛推行,但研究顯示,僱用營養老師的學校對學生有正面影響,包括提升課堂出席率以及減少廚餘,亦改變了不吃早餐的習慣,其生活質素也有所改善;更甚者,教師及學童監護人隨之增加了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和興趣。

學校午餐計劃的「食育」實踐

在 19 世紀,山形縣一所由僧侶興建的學校免費為當地貧苦家庭的學童提供飯糰、烤魚及漬物等食物,意念很快蔓延至全國各地,受到其他學校採用,成為學校午餐計劃的雛形。經歷二戰後,日本政府在 1954 年起推出學校午餐法案,全國性的學校午餐計劃遂成為教育系統的一環,旨在充實校園生活及灌輸正確的飲食習慣。

直至 2008 年,為進一步促進學童的心智及身體健康發展,政府重新修訂學校午餐法案,改以促進「食育」為目的而推行。計劃當中的設施和人力成本由市政府承擔,而學童的監護人則需支付食材的費用。每個學童每月的學校午餐費用約 4 千日元。

學童在課室內吃飯時,透過每一餐的菜單了解何謂均衡飲食以及食物文化,並與同儕共進午餐的過程中學習用餐禮儀。此外,他們還需要擔當服務同學的職責:輪流派飯、收拾桌面、清潔餐具及回收廢物,目的是養成欣賞食物及心懷感恩的精神。

這項計劃無疑促成了日本人在全球癡肥率排名中佔較低的位置,191 個國家中排行 157。同時,日本是全球平均壽命較高的國家,224 個國家中排行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