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嬋 小城小趣

|共18篇|

阿嬋:一手設計了一座城市的建築怪傑

世界上不少偉大的城市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建築師,如果巴塞隆拿是高第的,那麼盧比安納就是 Jože Plečnik 的。他在國際上的名氣遠不及其他明星建築師,但其為斯洛文尼亞首都盧比安納(Ljubljana)以及附近的東歐城市設計的多個地標,為當地的城市景貌、美學、格調、城市文化身份,以至人們的公共生活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阿嬋:回到寫卡的日子 精選歐洲獨立設計卡品

小時候無錢,父母生日都是落街到文具店買張 1 蚊(或 5 毫?)的白色畫紙,隨心畫張生日卡,親手寫上一句生日快樂,在現在只靠 Whatsapp「交功課」或嘗試以物質去滿足他人的世代,這樣一張手繪卡確是物輕情義重,也是最有「個性」的禮物。現在雖喪失這藝術創作動力,但仍喜歡到處搜羅精美賀卡,送人也好,自己買來用作 Wall decoration 或放在書檯點綴房間也好。在歐洲逛精品店,發覺有不少獨立插畫師或設計師自己出品紙品和精品,而且印刷和選紙都非常用心。

阿嬋:德國 70 年代 Cult 味兒童節目

最近一個當幼稚園老師的德國朋友,介紹我看一套伴他成長的 70 年代兒童節目 Die seltsamen Abenteuer des Herman van Veen。故事主角,荷蘭著名音樂家兼表演家 Herman van Veen 樂器不離手,喜歡整蠱人,他跟另外 8 位樂手以及其長得有點像鄭裕玲的妻子一起住在一座神奇風車屋,屋內掛滿畫作,Herman 可以像隨意門一樣「穿越」到畫作內的世界。節目每一集就以不同的畫作,作為每個奇幻故事的起點。

阿嬋:到明斯特除了看雕塑 還有這些精彩建築

托十年一遇的明斯特雕塑展的鴻福,近幾個月,大批遊客從世界各地千里迢迢來到這隔涉的德國小城市,為小城市增添人氣。各大師的作品已被許多媒體介紹過,在此不贅,難得來到,除了欣賞雕塑作品之外,市內也有不少出色的當代建築,「跑景點」期間路過不妨望多兩眼。

阿嬋:蘇格蘭新飲食文化雜誌 發掘土耳其的生活質感

新的飲食文化雜誌 Fare Magazine 總編輯 Benjamin Mervis 來頭不小,他曾參與製作 Netflix 的大熱飲食節目 Chef’s Table,亦曾在丹麥最知名的餐廳 Noma 工作,Fare 對他而言,可說是他對於飲食的知識和熱情的結晶品。雜誌每期以一個城市為主題,頭炮選擇橫跨歐亞大陸的土耳其,是個聰明的選擇,因其不單是東西文化交集之地,也經歷過羅馬、拜占庭和奧圖曼帝國的複雜歷史,自然孕育出多樣豐富的飲食文化。

阿嬋:荷蘭半製成寓所 100 萬做業主

香港市場上的新樓,大多都已有基本而統一的裝潢,但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 DeFlat Kleiburg(下稱 Kleiburg),在看似摩登亮麗的外牆之下,內裡的單位竟是空殼一個,沒有任何裝潢、家電、間格,全部都要由買家自行負責。然而這項目不單很受荷蘭人歡迎,更是今年 Mies van der Rohe Award 的得獎者,到底這些單位有何魅力?

阿嬋:東京近郊御岳山森林浴

最近一次去東京,就在旅程中段花了三日兩夜到距離東京市中心只有約兩小時車程的御岳山,淺嚐日本森林浴。其實東京近郊有很多深入大自然的好選擇,香港人較為熟悉的輕井澤、橫濱、箱根等等…最後選擇青梅市的御岳山只因一個很膚淺的理由——青梅(Ōme)這名字很可愛。由東京乘 JR 青梅線到御嶽駅,大約需時一個小時,然後再分別轉乘巴士和登山纜車,便到達御岳山。

阿嬋:高第式超現實建築 華德福建築奧秘

1919 年始創的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以奧地利哲學家、教育家兼作家 Rudolf Steiner 創立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為基礎,主張從小透過藝術、工藝、玩耍等,讓小朋友發揮想像以及尋回自己的靈性。此具爭議性的另類教育於歐洲實踐多年,近年於中國也備受吹捧,但原來除了教育法具開創性外,Rudolf Steiner 的建築師身分及其作品,對建築設計也影響甚深。出自他手的作品,跟其所提倡的教學方式一樣非主流,其流動、不規則的建築形態,處處展現出其著重人類與靈性結合的哲學思想。

阿嬋:不為人知的設計故事 選票設計令布殊當上總統?

當坊間談論設計,很容易套用美觀/實用、天然/人工、自我膨脹/社會關懷、簡約/複雜等對立概念,但除此空洞的形容詞之外,那設計到底好在哪?實在很難說得清。與其光對成品評頭品足,倒帶去發掘那設計品由意念到落實所走過的迂迴曲折,背後那極其複雜的實際操作,那無數的遊說與妥協,以至把設計放諸時代和社會脈絡,也許是賞析和批判設計的不二法門。Netflix 本月推出的紀錄片「抽象」(Abstract),就嘗試帶觀眾穿梭各個設計領域,從個別設計大師的腦袋和經歷出發,進而了解多一點不同的時代、城市和社會。

阿嬋:設計師 Stefan Diez 不放過任何機會創作

設計師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大概是「你的靈感從哪裡來?」那可能是一個人,一個記憶,一本書,一趟旅行。但當這些外在的刺激或啟發都窮盡,而設計師仍必須日復日地創作時,新意或許只能向內尋。如德國工業設計師 Stefan Diez,靈感也許就來自於他對於每件作品的認真態度,深入鑽探所有細節,力求打破理所當然的既有安排,繼而開拓新的合作,不放過任何一個創新的機會。

阿嬋:設計師齊齊出招 惡搞諷刺杜林普

由參選時的墨西哥圍牆論、女性「下體論」,到近日針對多個伊斯蘭國家的入境禁令,杜林普彷彿以挑戰人類底線為己任。曾經以為的痴人說夢,如今已變成事實擺在眼前。這般瘋狂的現實,自不然引起人們的反抗,設計界也有不少設計師們,忍不住以創意作為發聲和抗爭手段,諷刺、惡搞,甚至擺明車馬杯葛這「犯眾憎」的狂人。

阿嬋:荷蘭獨立雜誌 MacGuffin——平凡物的前世今生

獨立出版物的吸引之處,在於它夠過癮,由排版到內容,沒有主流雜誌那些固定欄目、廣告版位的格局束縛,大可天馬行空,出奇不意。剛被獨立雜誌網站 Stack 選為 2016 年最佳獨立雜誌的 MacGuffin 便是一驚喜之作。由設計及建築歷史學家 Kirsten Algera 和 Ernst van der Hoeven 創辦的荷蘭設計及工藝雜誌,以驚慄大師希治閣發明的電影詞彙 Macguffin 為名,該詞本身意指無關痛癢,但用以設定或推進劇情的物件、事件或角色。對雜誌 MacGuffin 的創辦人而言,MacGuffin 是生活中不起眼,但對生活起重要影響的平凡物件。

阿嬋:哥踩的不是單車 是自由

在明斯特,“Have you got a bike?” 幾乎是繼「你叫甚麼名字?」和「你是哪裡人?」之後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在這裡,人們形容單車是一台 bigger car,比車更惡。位於德國北萊茵——西法倫(North Rhine-Westphalia)的北部城市,多年來被認為是全德國單車友善城市的首位,全市約 30 萬人口,其中約五分一是學生,約有五成人風雨不改地每日以單車代步。

阿嬋:Pruitt Igoe 的公共房屋傳奇是現代建築的錯?

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剛於柏林結束,俗稱 Zaha Hadid 繼承人、信奉絕對自由市場的建築師 Patrik Schumacher 在座談會上,就如何解決倫敦的房屋問題,提出了幾點「激進」建議,例如倫敦應該把所有街道、廣場、公共空間和公園私有化,包括著名的地標 Hype Park。正當我嘗試消化這些言論之際,剛巧我身處的城市,某小型戲院正進行建築電影節,其中一套紀錄片 The Pruitt-Igoe Myth,竟似是在遙距呼應我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