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嬋:蘇格蘭新飲食文化雜誌 發掘土耳其的生活質感

A+A-

睡前拿起剛到手的新飲食文化雜誌 Fare Magazine,本來打算看一看就睡,誰知道一口氣看了半本,而另一半則在翌日吃早餐時完成。來自蘇格蘭 Glasgow 的新雜誌,總編輯 Benjamin Mervis 來頭不小,他曾參與製作 Netflix 的大熱飲食節目 Chef’s Table,亦曾在丹麥最知名的餐廳 Noma 工作,Fare 對他而言,可說是他對於飲食的知識和熱情的結晶品。

雜誌的視覺風格走清新、留白、輕盈路線,看得舒服,內容卻相反地紮實,絕不輕飄飄。雜誌每期以一個城市為主題,頭炮選擇橫跨歐亞大陸的土耳其,是個聰明的選擇,因其不單是東西文化交集之地,也經歷過羅馬、拜占庭和鄂圖曼帝國的複雜歷史,自然孕育出多樣豐富的飲食文化。

雜誌以食物為主題,但不只談食物,也談城市發展、身分認同、種族衝突等等議題。第一期分成四部分,首先是以插畫配文字概括土耳其的重要歷史,然後分別是 A City of Scale、A City of Ancients 和 A City of Quiet Hope。內容可以是跟藝術家吃一頓早餐,繼而談到土耳其的政治和藝術發展,或是看橋邊垂釣的人,也可以由女演員 Serra Yılmaz 自述飲食與家族記憶,或從全伊斯坦堡僅餘 50 個 Karaite 猶太人之一的內衣店店主口中,了解都市化對他的小店和該族群帶來的影響。

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是一本另類旅遊雜誌,只是很抱歉你無法在當中找到「土耳其十大最佳餐廳」之類的實用指南,作者們對 kebab(土耳其烤肉卷)和藍色清真寺都沒有多大興趣,書中的土耳其甚至不盡是美好的,但文章嘗試從 insider 的視角出發,擺脫遊客心目中的刻板印象,把它還原到一個充滿不同人的喜樂憂患、有著濃濃生活感、更立體的土耳其。也許這也正是最後一部分名為 A City of Quiet Hope 的原因,在獨裁總統埃爾多安的治下,土耳其社會面對不少挑戰(早陣子在首都伊斯坦堡才有一個大型反政府示威),書中的人物專訪中,有人想離開,但同時有人仍在默默努力製造希望,如其中一篇訪問寫道:

Istanbul mirrors and is mirrored by the diverse worlds that encircled it, sometimes beautiful and sometimes horrifying. Often both.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畢業於法文系及傳媒及文化研究系,曾於Metropop、明周及HK01任生活版記者,題材主要圍繞創意設計、文化、旅遊,現於德國修讀社會人類學,栽進多元的迷霧,以看清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