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

|共13篇|

元宇宙激發創意,還是限制藝術的可能?

如今跨國科技企業都競相建立「元宇宙」(Metaverse),經常標榜這是充滿想像力和創意的空間,藝術家可利用其創造沉浸式藝術體驗。但不少藝評人對此有保留,認為沉浸式體驗容易使藝術淪為純感官享受,也扼殺觀者思考批判的空間;有意見則認為,藝術家不應該被企業視野局限,在元宇宙時代有自身的創新使命。

M+ 博物館怎樣呈現當代視覺文化?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 M+ 日前開幕,首日錄得 1.6 萬入場參觀。這個籌備時長 10 年、比預期遲 4 年的文化項目,曾經歷施工延誤、數名高管離任、審查館藏展品等波折,但無論從開始到現在有何爭議,M+ 博物館的落成,對香港和藝術界來說始終是一件大事。究竟「矢志於躋身世界頂尖文化機構之列」的 M+ 是一個怎樣的空間?又怎樣展出多個當代作品?

伍常:從香港的藝術文化貿易逆差談起

如果說,香港是一個極度西化的藝術市場,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反對的。但是,這樣的「成功」,長遠而言也不是沒有其隱憂之處的:這種單向式的藝術交流(實則可能是填鴨式「灌輸」)所帶來的文化貿易逆差,以及因此而老是常出現的一些帶著「東方主義」式想像的西方當代藝術作品,是值得關注的。

藝術家們的愛恨情仇,煉就成優秀藝術?

我們總是認為,藝術家之間的感情關係混亂不堪,愛恨交纏又互相折磨,衍生的負面情緒能偶爾轉化成藝術,令人好奇作品背後的花邊故事。英國倫敦 Barbican Art Gallery 即將揭幕的專題展覽 Modern Couples: Art, Intimacy, and the Avant-garde,便將逾 40 多位藝術家之間的恩怨情仇,與他們的藝術創作關係娓娓道來。

Moyashi:今晚睇展夜唔夜

上星期六,之前認識的藝術家朋友姉咲巧在青山一丁目、距離車站稍遠的某個小畫廊裡舉行聯展,會期才 3 天。他說故意不選畫廊集中地的銀座,因為想入口大一點,輪椅也可以進來。文化藝術的「門檻」並不一定是「價錢」,想讓所有人也可以進去,可能只需要一點空間而已。

阿嬋:到明斯特除了看雕塑 還有這些精彩建築

托十年一遇的明斯特雕塑展的鴻福,近幾個月,大批遊客從世界各地千里迢迢來到這隔涉的德國小城市,為小城市增添人氣。各大師的作品已被許多媒體介紹過,在此不贅,難得來到,除了欣賞雕塑作品之外,市內也有不少出色的當代建築,「跑景點」期間路過不妨望多兩眼。

Live Norish:在挪威的「中國夏天」——飛躍與妥協的藝術

中國當代藝術界,由 80 年代起隨著工業和經濟發展猛烈地成長。為了表達爆炸式的膨漲,展覽嘗試涵蓋的範圍很大,媒介也很多元化,主菜落在以新穎的表達手法,突出了藝術家們怎樣在所探討的題材中——不論是社會性或抽象性的題材——同時糅合東方文化歷史和哲學,在新舊和東西方之間探索出自己的道路。

亢泰:裸照與文化

明年 2017 年英國的所謂「文化城」定為 Hull ,那是一個靠北方的中等城市,當地一個美術館正計劃進行裸體群眾照片的攝影展。一談到裸體,有很多人(尤其是中國人)都會覺得不夠得體,似乎覺得人體的一部分是不能公開。可是如果你問他為甚麼,他也說不出甚麼有力的理由,只是很自然地覺得不對。這顯然是文化差異。

陶傑:中彈的企鵝

「當代中國藝術四十年」,有兩張作品特別震撼。

15 個青年婦女好朋友,在 1973 年 5 月聚會合照,題名「留給未來」。那一年是「文革」高潮之後,林彪已死,江青與周恩來的官僚集團正在鬥爭。十五個女子,十五張臉孔,青春猶在,但那個「革命」時代不准化妝,更無整容。

Art Basel:重金不重 Art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再臨香港,明日起開放公眾參與。雖然主辦單位表示,此為全球藝術品在香港的展示平台,甚至是「跨文化交流盛會」,但在港從事視覺藝術工作多年的 Anita Dawood 認為,此類大型藝術展,只利投資交易,而非鑑賞藝術,對真正傾心藝術的收藏家、創作者及市民來說,反而有壞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