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假、月經假,甚至寵物喪假⋯⋯ 過去數年,外國公司推出更多員工福利,工作安排也更靈活,以滿足僱員對平衡工作與生活的需求。最近一些歐美企業還提供離婚福利政策,協助處於離婚或分居狀態的員工渡過感情關口,讓他們可以重拾心情,盡快重返工作崗位。
彈性工作
|共11篇|
放工後「熄機」,連德國也不再受用?
自從有了手機,打工仔放工後隨時都可能收到上司的電話。再加上現時因防疫而在家辦公,工作時間變得更彈性,卻也變得無日無夜,返工與放工沒了界線。德國有法例允許員工每日放工後不受打擾,但在網絡極方便、在家辦公又盛行的時代裡,人們還能夠嚴格遵守這條法例嗎?
Home Office 難專心?且聽時間管理教練之言
疫症爆發以來,為免與人接觸易受感染,在家工作成為很多人的新常態。初時或覺輕鬆,久而久之卻會被家中雜務纏擾,再加上疫情資料交流、排口罩、搶購糧食日用品等抗疫日常,都令人難以專心,通常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完成一天任務。多年來在家工作的時間管理教練曾撰文直指,在家工作難以為個人和專業時間之間劃清界限,但當她嚴格規定辦公時間後,情況出現了變化。
遠端工作增壓力損健康?
不用回辦公室固然有其好處,例如彈性上下班時間、可同時在家照顧幼兒、避免在辦公室中分心。對於在家工作者,更節省了惱人的長途通勤時間。但世事往往不是十全十美。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商法學院企業教育首席講師 Stephanie Russell,於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遠端工作的弊端,包括有可能增加壓力,甚至影響健康。
看不見的幽靈工作者
數碼助理工具、搜尋引擎、社交媒體及串流媒體等服務,是否全由電腦程式計算?其實它們之所以能夠順利運作,也仰賴於活生生的人類團隊,只是工作者在用戶看不見的地方,被稱之為「幽靈工作(Ghost Work)」。他們為人提供極大方便,但自己的生活卻得不到保障。
彈性工時:企業管理最應考慮的政策
朝九晚六是香港職場普遍的(和官方的)辦公時間,那住得近的人朝八晚五可以嗎?住得遠的人又能否朝十晚七?在英國,傳統的職場辦公時間是朝九晚五,但由 YouGov 與 McDonald’s 合作調查的最新數據,顯示只有 6% 的英國人仍然是準時在這段時間上班下班,其他大部分打工仔都有彈性工時。
世界盃影響下的世界
世界盃雖然只為期一個月,卻為世界各國帶來大大小小的改變,成為政策上的契機、停工停課的好理由,也是個人展現熱血的好時機,甚至是動物舒展筋骨的良機。
爭取男女同酬,不是打場波就辦得到
電影「男女單打戰」中,網壇傳奇女將 Billie Jean King 為爭取男女球手獎金相等,毅然自立門戶,創辦女子網球聯合會(WTA),舉行全國巡迴賽,並與男網名宿 Bobby Riggs 對戰,為女性贏得尊重。但現實生活中,要令整體勞動市場做到男女同酬,哪有這麼容易?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 Claudia Goldin 近日於「紐約時報」商業版撰文,探討在這場性別平權之戰,為何會如此難打。
日本新工作常態:外判高層
「生育」對職業女性來說大概是工作生涯中最難過的一道坎。懷胎 10 月放完產假後再復工,職位如常,但家中多了個待哺兒,即使你早有後著,拜託了家中長輩代湊,上司同事早已暗暗將你歸類為「孩子優先、工作次之」的人,加上不免間中為了兒女傷病而遲到早退,漸漸你就被投閒置散,從公司主力退居後勤,做起討厭的無聊工作。不過,最近日本就出現了一種新工種,聘請在職母親當外判高層,扭轉過往輕視媽媽們的企業常態。
減工時,反增壓力是甚麼玩法?
瑞典哥德堡市於一間老人院進行實驗,把約 70 名看護每天的工時,從 8 小時減至 6 小時,觀察有何變化。去年市政府表示,看護是快樂了,成本卻太高了。計劃被叫停後,媒體形容為「觸礁」、「失敗」,首席研究員 Bengt Lorentzon 則反駁,與其去想應否縮減工時,應該先問:「我們怎樣做才能改善工作環境?」但為何早點下班,也不一定叫人歡喜?若真是如此,試問還有甚麼方法,令生活更加幸福?
職場上的美麗誤會:彈性工作
職場上最美麗的誤會之一,恐怕就是「彈性工作」。在這個數碼時代,光有 Notebook 和 WiFi,就是一間辦公室。只要接通互聯網,加上雲端服務,無論距離再遠,上司下屬也能即時溝通,收發訊息和檔案。得益於這些科技,愈來愈多公司,特別是從事創意行業,推行彈性工作制,允許員工自選出勤時間,甚至工作地點。但「彈性工作」說來動聽,卻往往知易行難。做老闆的不敢實施,打工的也不敢實行。為甚麼?因為我不信你,你不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