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鯊不尊重對方的性別認同,甚至否定人類可以有不同於生理的性別認同。她不僅沒有包容車文晶,更對性別觀念有所不同的人施加暴力,最終做出憾事,一切都源自她價值觀的狹窄。因為她一廂情願地否定別人,認為生理男就一定是心理男,才會得出對方是「色狼」的誅心論。
港產片
|共77篇|
廖康宇:讀「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
在 1960 至 80 年代之間,港產片又以武俠電影為主,因此,認識武俠電影,對了解香港電影工業的歷史發展非常重要。而「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的作者葉曼丰博士,則希望透過了解香港社會在 6、70 年代的轉變,重新審視武俠電影的發展及其影響。
方俊傑:手捲煙 —— 亂世中的赤子之心
「手捲煙」當然充滿沙石,但它呈現出來的赤子之心卻足夠彌補,在烏煙瘴氣的世界,還有人堅持「唔講一,唔講三,講義」。即使可能是一句騙人的口號,至少動聽。
廖康宇:我的印度男友 ——「港產片」的一個新嘗試(含劇透)
在男女主角的加持下,「我的印度男友」不失為一套勉強合格的消遣之作,亦是筆者樂見、「港產片」的一個新嘗試。
鄭立:賭王去到今天何須認識巴拿馬總統?認識律政司就行了
可是「賭神」只能發生在 97 前的香港。政府尊重規則,才可有咬文嚼字繞過規則的玩法,今天你看到香港人努力繞過規則,最終卻繞不過,只展現出無力。若法治已經失去,你也沒有玩弄的空間。
鄭立:九品芝麻官 —— 原告變被告,沒有法治只有政治
正義取得勝利,是因為主角得到了比其他角色們更大的權力。沒了。不是因為他有道理,不是因為他找到了甚麼大線索,就是權力大過對方。好人得勝,背後的訊息卻沒有比較理想,勝利只因為幸運地得到權力的眷顧,放在現實,這算是甚麼好結局呢?
鄭立:小小小警察 —— 選立法局議員會令政府閹了自己?
在當差時,他慢慢的被其他警員同化。而在精神病院呢?就是被同化成精神病人。結果卻因為警隊再一次需要差勁的人,因為他是智障,他又再一次加入了警隊,想不到吧,這樣無厘頭的電影,竟然是首尾呼應?
鄭立:小生作反 —— 香港內戰!婦解協會大戰防止虐夫會
擁有武力的婦解協會真的奪得政權,對抗婦解協會的也只有同樣擁有武力的防止虐夫會,這電影看起來那麼荒謬,卻是少數反映「擁有武力就擁有權力」的港產片。
鄭立:如果給我改「乜代宗師」的劇情,我會改成……
現在這個結局,我看到的並不是如水,救了主角的只是女主角對他的同情與愛,而不是這故事一直在強調的水之哲理,浪費了一直的鋪陳。
鄭立:皇妃超人 —— 李卓人,生於這個地方,稱呼叫人哥
裡面有很多 1994 年時眾人年輕的風貌,意外地為香港保存了歷史。從他們上無線綜藝節目看,可以想像 97 前的香港跟今天在政治、氣氛或各方面上有多少的不同。上一代的人很難想像今天,今天的人也很難想像那時候的光景吧。
鄭立:賭神為向賭魔報仇不惜攬炒,是否值得?
只有不再將損失看成不可接受的事情,才能開放出勝利的可能性,之後就是追求以最少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成果。
鄭立:「精裝追女仔 2004」—— 陳百祥與杜汶澤同台演出,你較欣賞哪方?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世界天下太平,但就是有像陳百祥飾演的警官那樣的人,硬要興風作浪。他們以為自己在保衛治安與和平,但那些畫蛇添足的多餘舉動,最終才是破壞和平的主要原因。
鄭立:少林足球 —— 就算你沒有理想,沒有才能,你還是可以勝利
或者我們大部分人,就更像這幾個霸王隊的傢伙,不見得有才能也不見得有理想,但還是因為剛好走對了位置,然後得到不錯的結果吧?
鄭立:破壞之王 —— 要擊敗強敵不一定要強過對方
面對看似不能擊敗的強敵,還是想盡一切方法擊敗對方,那才是真正的強者。「破壞之王」破壞的不是敵人也不是物件,而是「弱者必定會輸」、「強者不能被戰勝」的想法。當你破壞了這樣的框架,你就會看到勝利之路。
鄭立:回魂夜 —— 捉鬼用保鮮紙?打鬼用朱古力?
看了這電影後,如果懷疑身邊有鬼,與其花時間疑神疑鬼,不如讓自己的精神變得強健。鬼是除之不盡的,如果你意志堅定,不僅可以不受它影響,甚至可以反過來耍弄它。捉了一隻鬼,可以有另一隻鬼補上,可是有一個鬼影響不到的內心,卻是再多鬼也對付不了的。
鄭立:逃學威龍 —— 我係因為唔想讀書先加入警隊
周星星之所以能改變,是因為他孤立地被丟進一個新的環境,在裡面沒有人知道他是飛虎隊,再沒有同事去敬重他,剝去了制服和一切之後,他就只是一個不怎麼樣的學生而已。
方俊傑:「掃毒 2:天地對決」—— 當電影畫面變成日常風景
姊妹作「拆彈專家」搭了一個紅隧景來炸爆,「掃毒 2」也搭了一個中環港鐵站來破壞作為結局高潮;「拆彈專家」有很多情節解極也解不通,「掃毒 2」也接近。跟看到警方出動催淚彈一樣,看第一次很震撼,看多幾次就麻木。反而有興趣想想「掃毒 2」在如此關頭上畫,究竟利多還是弊多?
鄭立:上海灘賭聖 —— 也許我們要學習的對象是大軍
面對自己在輸的事實,他選擇了過另一個人生,與其回到失敗的老路去,何不試試另一個可能性?這正是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很多時我們明知已走上了錯誤的路,也繼續走下去而不願改變,只因為我們沒有勇氣面對走上另一條路的未知。
鄭立:鹿鼎記 —— 不,反清復明並不只是個口號?
有看過周星馳那套「鹿鼎記」的話,相信多少會記得那個名場面:陳近南把韋小寶抓在一旁,對他說,讀過書和明事理的人,大多在朝廷裡面做事,而天地會要造反,就只能用比較蠢的人。而要用這些人,就要用宗教的方式催眠他們,讓他們認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對的,所以反清復明只是個口號,和阿彌陀佛是一樣。
鄭立:與龍共舞 —— 富人遊刃有餘,窮人細膩敏感
「與龍共舞」這個故事最令人深刻的角色,自然是葉德嫻所扮演的張敏母親,不僅存在感很強,也是故事裡大量笑料的來源。只因為她鮮活地演好了一個窮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