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共38篇|

【烏克蘭戰爭】該在甚麼時候談判?

SpaceX 創辦人馬斯克在 Twitter 提出結束俄烏戰爭的和平方案,包括在聯合國監督下,重新在俄羅斯佔領的 4 個烏克蘭地區舉行公投、克里米亞正式成為俄羅斯一部分、烏克蘭保持中立等。其提議獲克里姆林宮稱讚「非常積極」;但澤連斯基早前強調,只要普京仍掌權,烏克蘭就不會與俄羅斯作任何談判。以談判結束戰爭相信是不少人的願望,但何時才是對的時機?

和平統一共識,正在南韓社會淡化?

從近期電影「絕路狂逃」,講述南北韓外交官放下猜疑合力逃出索馬里,到大熱劇集「魷魚遊戲」裡拚命求存的脫北少女,韓國影視作品不乏觸及兩韓的情節或題材。而自朝鮮半島分裂以來,統一意識亦一直存在。不過,2018 年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研究生獎學金得主、專門研究南韓政治的 Dylan Stent 認為,在過去幾年間,南韓政界與民間的和平統一共識,其實正在減弱。

鄭立:美麗新世界 —— 當穩定壓倒一切時,發展還可以是真理嗎?

連社會的統治者也承認,為了維持穩定,他們犧牲了大部分的發展,因為任何發展都可能引致難以預計的後果。想要穩定社會,就必須抑制發展,你不能讓 Uber 威脅計程車,也不能讓 Airbnb 威脅旅館,要減低人們因不滿而生亂的可能性,就必須有意識地打壓任何潛在的競爭者。

後杜林普時代:阿富汗和平進展的前景

到 2 月 20 日,杜林普就正式離任一個月。這一個月內,世界局勢已產生了很大變化。杜林普離任後,留下很多政治遺產,美國和塔利班的「全面和平協議」是其中一個最常被提及的,號稱結束長達 18 年的阿富汗戰爭,但又有人批評此舉令當地政局更混亂。2 月底將會是協議簽訂一週年,有媒體就檢討後杜林普時代的阿富汗和平進程。

祈求和平也錯?11 歲 Rapper 被批鬥

11 歲的加沙男孩翻唱 Rap,因流利的英語,以及自信而專業的說唱腔調,其影片在網上贏得過百萬觀看次數,更得到著名 Rapper 賞識。但當男孩被傳媒問及表演背後的理念時,卻因談及「以巴和平共存」,惹來不少巴勒斯坦人非議,因對他們而言,追求和平,即背棄巴勒斯坦。

沒有真相,社會難以向前

反送中的五大訴求中,其中一項就是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希望找出衝突的真相,讓涉事者問責。政府則決定以監警會報告取代獨立調查,然而監警會只是無牙老虎,沒有實權,連國際專家組也在去年集體跳船。很多政治學和法律學專家就講過,在一個經歷大型衝突的社會,查找真相往往是建立和平的第一步,沒有真相,又怎會有和解的一天?

Moyashi:自焚式言論自由

這也是心靈雞湯類文字的通病,共通點都是充滿了無力感,錯的永遠都是受害者。世界的不合理無法「合理」地處理,所以只能夠處理自己。受害者改變不了世界,因為世界是絕對而不可逆的,唯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如果這算是和平自由,這應該是自焚式的自由,透過閹割權利與倫理價值去達成某種妥協。

暴力抗爭與非暴力抗爭:哪個模式更能達到民主化?

政治暴力又或者集體暴力,一直是政治學和社會學的重要課題。波士頓學院的伊朗社會學家 Mohammad Ali Kadivar 就提出一個新的觀點,他認為暴力抗爭的種類也十分廣泛,學者應梳理不同種類的暴力抗爭與民主化的關係。他提出一個新的概念:「非武裝集體武力(Unarmed Collective Violence)」。

以武止戈:史前人類殲滅暴戾人種,繁衍溫馴後代?

沒有文明的原始狀態下,人類是彼此殺戮,還是和諧共存?哈佛大學生物人類學家新書,透過遺傳學與自然史依據,用人類學方式介入這場討論。他推斷追求和平的史前人類,曾經集體殺害暴戾兇殘的人種,使人類演化過程中自我馴化,令文明得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