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

|共73篇|

陶傑:詮釋資訊的力量

德國網購公司奧圖收集了 30 億個網購和信用咭的買賣紀錄,再研究這 30 億宗生意交易時的天氣和交通條件,用電腦更精確計算手機時代人類的消費行為。奧圖發現:即使網購,只要消費者等待時間超過兩天,就可能失去耐性,從而出現所謂的「購物悔意」(Buyer’s Regret)。奧圖的 AI 系統,在一堆錯綜複雜的數據中精密計算,其中 9 成準確,能預測哪一些貨物在入貨之後可以在 30 日內售出。

下一個 iPhone 10 年:帶你進入美麗新世界?

iPhone 發售至今 10 年,至今仍為史上最成功的消費品之一。但在下一個 10 年,它恐怕就要淡出我們的生活。「華爾街日報」預料,「手機」這種概念會被人類徹底摒棄,現時的手機應用程式及服務,將轉移到更便利的電子產品 —— 一套由戴在身上的電腦、電池及感應器所組成的「身體網絡」,Siri 則是系統的指揮官,它不只跟蹤你的所有互動,更會推測你的下一步,比你的父母伴侶,都要更了解你。

名牌「體貼式」監控營銷

有無試過,上網不慎按了一次廣告,從此該品牌就恆常出現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這是因為社交媒體從 Cookie 收集你的個人瀏覽紀錄,並據此制訂營銷策略。現在,有新創公司將數據收集技術應用到實體店,記錄每位來客的瀏覽時間、消費喜好等資訊,務求提供更「體貼」的服務,名牌大國法蘭西已有品牌採用技術,全面普及看來只是時間問題。

【讀者投稿】如果你討厭政治,請不要使用 WeChat

又到十月,這個紀念被同胞鮮血染紅的偉大祖國誕生的日子。全國各地也進入這一年一度亢奮的慶禮,不但內地各個名勝景點被亢奮地擁擠佔領,就連那些移民海外的中國新移民也在大中國社交網絡比如微信上亢奮地表達對這個花盡心機千辛萬苦離開的祖國的愛戴。於是,偉大的祖國母親大人深受感動,在這普天同慶的喜慶日子,恩賜給它的子民一個全新法例: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內容可成為呈堂證供。

無痕上網,仍能偷窺你的網絡行蹤

要安全上網,不留痕跡,以為使用瀏覽器的「無痕式視窗」,或完事後清除 cookies 就一了百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發表的研究就揭示,這些小把戲不足以讓你遁跡於網絡,因透過監察裝置的電池狀態、瀏覽器的字型組合等特徵,仍然可追蹤網絡行蹤,例如最終仍可投其所好,向目標提供特定廣告。

Qwant:保你私隱的搜尋器

科技與私隱此消彼長,似乎已成常態。Google、Facebook 等網絡巨頭被指囤積個人資料,未經同意打包轉售商業機構,面對不少侵犯私隱的指控,科技界亦不甘示弱,Google 就曾明言:「Gmail 用戶不應期望有私隱。」一片呼聲之中,法國搜尋器 Qwant 誕生了。

Chester Ho:從來都沒有的網絡私隱

美國有大學教授懷疑 Facebook 會監聽用戶生活,並分析資料推送廣告。類似的懷疑時有聽聞,Facebook 亦明確承認其手機應用能夠紀錄聲音,並重申早於 2014 年為美國用戶增設的功能,在張貼個人狀態的時候,可以開啟「聆聽」功能去辨認周圍環境的音樂、電視節目資訊。不過,Facebook 聲稱所得的資料並不會用於廣告推送,因為從統計數據已足以做到準確的廣告推送。

Selfie Pay:無密碼時代降臨

自拍大行其道,甚至早已泛濫,打針食藥又要拍,分手經痛都要拍,就連撞車逃命也要拍。一張大頭照,是否除了彰顯與別不同,或是純粹無病呻吟之外,再無其他作用?美國金融界並不認同,他們相信,你的臉就是你獨一無二的標誌,在網絡界的通行證。

蘋果不為 FBI 解鎖 原因在中國

蘋果拒絕協助 FBI 將槍擊案兇徒的 iPhone 解鎖。民意調查顯示,51% 的受訪者認為蘋果應該「解鎖」,支持蘋果的只有 38%,在恐襲危機籠罩全球,以及「杜林普效應」,這種結果不難理解,但最難理解的,是 FBI 要解甚麼鎖,以及解鎖後對中國的影響。

你有無聽過第四次工業革命?我有!真係有!

何謂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概「虛擬實體化」的科技,例如智能機器、無人駕駛、3D 印刷、大數據、生物科技、納米科技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改變世界。科技瞬息萬變,趨勢或許難以預測,但根據現況,大可推算出潛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