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技術、結構、內容都是一種疊加態,或者像俄羅斯套娃,新的包裹著舊的。舊媒體不會完全死去,只會換個方式繼續存在。
Apple
|共49篇|
ESG 欲善其事,先把高管薪酬與 ESG 指標掛鉤?
近年來愈來愈多公司已把 ESG 指標(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加進獎勵計劃,以激勵管理層制定提升 ESG 表現的措施。最新一間響應此做法的國際企業就有連鎖咖啡店星巴克。
Disney+ 為何是 Netflix 最大敵人?
這凸顯的是「市場無邊界」。市場競爭從不只限於看得見的對手,那些表面上八竿子打不著的業者,隨時可能會跳進來分一杯羹。當電玩大廠任天堂也要拍電影、手機龍頭蘋果也涉足串流,意味著遊戲、影視、電商與科技間的界線,將會愈來愈模糊。
串流影音群雄割據:Netflix 如何應對?
過去串流市場比的是版權,迪士尼等先行者佔有優勢。但亞馬遜、蘋果出手,證明了只要有錢,就有版權。這意味著光靠擁有作品已不足以領先,導致各家大廠想要搶佔先機,就必須另出奇招。
新冷戰陰影下,蘋果能否保持市場優勢?
蘋果作為全球最有價值上市公司,市值高達 2.5 萬億美元,上任剛滿 10 年的行政總裁 Tim Cook 厥功至偉,80% 市值為其任內累積得來。雖然 Tim Cook 打算繼續留任最少 5 年,但「經濟學人」分析指出,過往造就蘋果崛起的全球化有利因素,如今正隨著中美新冷戰消退,將成為蘋果未來發展的關鍵考驗。
蘋果捍衛消費者私隱,反扶植對手鞏固數據霸權?
蘋果在最新作業系統 iOS 14.5 中,禁止讓其他 App 開發者透過蒐集其十億用戶數據的方式來設計度身訂做的廣告,行政總裁 Tim Cook 聲稱這是為保障消費者的私隱權益,但實際的結果,更可能是迫使其競爭對手如 Facebook、Google、騰訊、抖音等,加速鞏固自己的數據霸權。
挾消費者以令諸侯,蘋果的數據新政策是「私隱虛偽」?
今年 1 月,蘋果行政總裁 Tim Cook 重申,如果「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被蒐集彙總並出售,那麼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數據,我們也失去了做人的自由」。
林喜兒:追逐美國夢 —— 不痛不癢的文化衝突
8 個故事聚焦在個人成長故事和家庭關係,不同文化的衝擊似乎是來自內部而不是外在的社會,幾個故事也是關於兩代的不協調。
最新 iPhone 面臨難產?
蘋果每年都會推出新 iPhone。迎來 5G 技術的 2020 年,有傳言蘋果將會於 3 月先推出 iPhone SE 第 2 代,為 9 月的 5G iPhone 作鋪墊。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中國疫情肆虐,物流阻斷,經濟陷入停滯。而蘋果因中國為其主要收入來源及生廠商,亦遭雙重打擊,新款 iPhone 面臨難產。
不能維修的 AirPods 是差劣的設計?
Apple 官方有提供電池維修服務,如在保養期內,電池維修是每「個」 389 港元(一對即 798 港元)。如果已過保養期,費用則為每個 549 港元,與遺失的收費相同,也跟購入新 Airpods 的價格相若(現為 1,299 港元)。雖然 AirPods 有維修服務,但維修公司 iFixit 卻指出,其在設計上的可維修空間是「零」,屬於不可維修。
從 007 跑車找靈感,蘋果最神秘的部門
多年來,Ive 在公司裡的定位已跳脫出單純的設計部門主管,尤其在他與喬布斯的關係愈來愈密切之後,地位更顯重要。
喬布斯的真正繼承者,撐起蘋果的男人
一天中午,喬布斯飯後信步走到位於總部對街的設計部,眼前的景象讓他呆住。各式各樣的模型、工具機、設備等映入眼簾,許多設計就連他也從未想過。他連珠炮般問了 Ive 每一項設計的概念,Ive 則用英國腔慢條斯理地回答。那一刻,兩人像是找到了生平知己。
iPhone 催生者談設計:最好的設計是讓人感受不到設計
「你必須挖掘到產品的深處,了解每一個製作過程中的細節,找到複雜中的規律,才會知道如何收斂、如何讓每顆螺絲釘都將功能發揮到淋漓盡致,這樣才能讓產品聽從於你,而非讓你被產品控制。」Ive 在「喬布斯傳」中談到他的設計哲學。
蘋果設計之魂 Jony Ive 如何催生 iPhone?
當蘋果創辦人喬布斯離世的時候,許多人都認為這家近代最偉大的公司,即將隨著傳奇隕落 —— 但事實並非如此。iPhone 等產品的銷售依舊火爆,蘋果市值不斷創新高,背後除了那位有如機器般冷靜精準的行政總裁 Tim Cook 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被稱為蘋果設計靈魂的 Jony Ive。
助紂為虐?沙特手機軟件惹非議
沙特阿拉伯的手機應用軟件 Absher,可以讓男性追蹤以及限制女性在國內的活動。最近美國一位參議員和一些人權組織發起提議,促請龍頭科技公司 Apple 和 Google 將這個應用軟件從平台上下架。
蘋果危機:最念舊的果粉,才是問題所在
蘋果宣布 iphone 銷情不似預期後,市值暴跌超過 750 億美元。各大媒體爭相分析這場危機,有的批評庫克領導無方,亦有說即使喬布斯在生,恐也無補於事。「紐約時報」科技專欄作家 Kevin Roose 倒有不同見解。他認為蘋果的最大問題,在於包括他母親在內、一群異常「念舊」的 iPhone 擁躉。
不買 iPhone,租一部更保障?
iPhone 掀起的智能手機革命,改變了世人的生活模式,原來資訊和通訊是可以集於手上的一塊小玻璃熒幕。雖然蘋果在手機市場再不能傲視業界,但其實蘋果還有機會掀起一場革命,一場捨棄「計劃報廢」的商業模式革命。
新 iPhone 能否挽救中印市場的敗局?
即使 Apple 已成為史上首家市值破 10,000 億美元的上市企業,但曾是年度熱話的 Apple 新品發佈會,則顯然掌聲寥落,失去了焦點。過去備受期待的 iPhone 系列,經過了持續多年的發展後,創新性大減。如今選擇以定價較低的新品作主打,符合了市場普遍看法,從今日來看,要在智能手機市場上趕上三星和華為等競爭對手,Apple 的最大挑戰正是如何放下身段,打入人口眾多的中國和印度。
龍頭之爭:亞馬遜與蘋果,誰先市值破兆?
去年 iPhone 剛滿 10 歲,令華爾街對蘋果態度樂觀,推動其股價在過去 12 個月內上漲 24%,創下市值高達 8,930 億美元的驚人紀錄,現為全球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不過近日路透社分析,亞馬遜勢頭強勁,或能後來居上,擊敗王者蘋果,市值搶先破兆。
有了 iPhone X,誰還需要基本通話功能?
儘管 iPhone X 機能強大,全球熱銷,但不少機主在用過一段日子後已開始抱怨,他們發現這部索價超過 1,000 美元的旗艦級智能產品,有一個極不尋常的 Bug:作為一部電話,卻連最基本的電話功能都做得不好。「每次當我需要接聽電話時,鈴聲響起,但屏幕要待 6 至 8 秒之後才亮起。」有 iPhone X 用家如此留言,而且有超過 800 名用家指手上電話出現類似狀況。也有用家指來電只有鈴聲:「很多時候,我只聽到鈴聲,但就看不到來電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