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共51篇|

藝評:舞在大海與城市空間 —— 簡評「本地一手播」四個作品

疫症時代,現場演出停擺,網上的可能性被大大拓闊。「城市當代舞蹈團」的「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本地一手播』」今年就由戲院放映,改為網上放映。舞蹈錄像風潮已久,較之現場演出,其有三組極重要的元素相互交織而成 —— 身體或動作、空間與鏡頭。

藝評:李嘉齡貼近原味的貝多芬.葉詠詩.鄺展維.小交

這次喜見「小交」的演出,並不用特別提及個別聲部超越其他團員,而是整體在音樂與技巧上的一致提升,這大概亦是指揮最想見到的時刻。葉詠詩「榮休」、與樂團「久休」後的成果,大概是這次疫情帶來的意外。

藝評:瘟疫下香港人如何專心欣賞如幻似真的網上劇場

沉寂了一陣子的劇場界,由再構造劇場創作的網上演岀「如何向外星人介紹瘟疫下的香港人感情生活」打破悶局。儘管跨地域科技與劇場的實驗結合仍可有更多探索空間,這次新嘗試將舞台前的觀眾重聚於電子平台,跟演岀者徜徉感情與城市交錯的軌跡,往來虛與實的界線。

藝評:脫單電影院 —— 從鏡頭看劇場和觀眾身份

由奇蹟創造和明日和合製作所聯合創作,「脫單電影院」是一部劇場與電影交替的參與式劇場作品。四名演員中,有兩人充當媒人,協助兩位脫單者找尋另一半。本文集中分析「脫」以鏡頭觀看劇場的效果和觀眾在此作品中的身份。

藝評:感知的政治,重構的想像 —— 評「人造新北極」

在香港,一提到北極,腦海立即浮現的可能是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或是極地科學家於兇險環境探險研究之地,又或是觀看極光的夢想旅遊之地。然而,我們對北極的想像真的只能限制於此?著名丹麥藝團「無形旅舍」於今年世界文化藝術節呈獻的「人造新北極」,為香港帶來不一樣的北極以至世界的想像。

藝評:巡病房,(為城市?)診症

「病房」是 2019 年香港話劇團「新戲匠」系列的作品。新晉編劇李偉樂非常大膽地以片段式敘述和獨腳戲方式,講述張童(張紫琪飾)到病房探訪意外昏迷的未婚夫郭世興的故事。在接近兩小時長的劇作中,觀眾除了濃縮地經歷了女主角張童 30 年的人生,還再一次重溫在病房外的香港 30 年以來發生的種種事件。

藝評:要把故事講下去,要繼續做夢 ——「如夢之夢」重申口口相傳與想像之必要

這個有 12 幕、90 多場的劇本,從根本上,便是以它自身的結構,在周而復始地強調,故事的講述,從被講出到被傾聽的這種交換,會引領我們去思考、關照經驗,甚至是探照人生終極問題。故事,必須要講下去。

藝評:「有料呻吟」—— 我們都需要傾訴出心中的異類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牛郎的溝通服務亦要收費,在私人空間被消滅殆盡的城市中,呻吟本身成為一種城市財,發財最貴重的地方並非金錢,而是得到對方的信任,把最沉重、赤裸的一面盡情傾吐,與人互相真切連結,已是無價的得著。

藝評:女音樂家的獨白

今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從美國外百老匯找來獨腳戲「被遺忘的莫扎特」,劇名所指的莫扎特,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作曲家莫扎特,而是他的姐姐娜奈兒。劇情簡單直接,以她的視角出發,訴說自己因受時代觀念的壓迫,儘管有音樂才華,但依然無法如願成為一位女音樂家,其作品也被歷史遺忘。

藝評:破與立的循環往復 —— 觀前進進「泳池(沒有水)」「新文本」實驗展演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名為「前進進表演探索計劃 2019 —— 演員創造力 Mark Ravenhill『泳池(沒有水)』實驗展演」的表演藝術節目,集教育、表演、交流於一身,其企圖也不難在其(必要地)冗贅的標題中看出來。前進進近年一直旗幟鮮明地宣揚新文本,更身體力行,既搬演、亦創作了多部新文本戲劇作品,儼然已成為新文本在香港的代表劇團。

藝評:評「5 月 35 日」—— 我們(為你)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

「5 月 35 日」的劇情借鑑難屬經歷寫成,六四事件的新聞我們早已讀過不少,見證者以及天安門母親的控訴也是晚會的主要分享,觀眾對此或早已耳熟能詳。唯獨此刻,這些亡魂看似拍打著阻隔著台上和台下的一道牆,令觀眾從代入難屬的劇情中猛然驚醒,讓我們知道,對,這些亡魂仍然昭雪未可期。

藝評:在紙醉金迷中尋找午夜爵士

尚隆多(Jean Rondeau)更把這個想法帶進「即興巴洛克」音樂會,把燦爛的巴洛克音樂和率性的爵士樂互相對話,而連結起這場對話的,不只是即興演奏這個元素,而是那種抬頭望月那種午夜寂寥下,自然的想透過音樂流露個人情感,但最後卻因音樂在夜空的迴蕩而更添孤寂。

藝評:「蛙人」—— 為科技而科技,在虛擬實境中消散的想像

本年度香港藝術節加入許多認識新奇的節目,一改以往較傳統保守的挑選劇目策略,例如離奇作業劇團的「蛙人」就從鏡框式舞台來到牛棚,將科技融入舞台演出。演出有時嘗試運用虛擬實境(VR)技術,讓觀眾潛入主角的童年回憶。

藝評:跳躍薈萃 —— 第 18 屆澳門城市藝穗節

舞蹈,在藝術表演當中能夠備受專業舞者的關注,但亦是容易被一般純粹追求娛樂的觀眾忽略的範疇,其種類繁多,古今中外各有獨特的編舞風格,魅力無法比較;如何憑創作與大眾共享,全賴每一個演出機會。遊走澳門城市藝穗節,舞蹈表演節目的比例與戲劇差不多,給舞蹈界灌注了支持。以下 5 個作品,包含了 10 多個製作單位及表演團隊的心意,也反映出澳門社會與舞蹈藝術兩者之間的協調性。

藝評:「後戲劇」的浮淺性 —— 論劇場演出「平庸的邪惡」

單單把政治議題搬入劇場,並不就是「政治劇場」。由香港的「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和台灣的「楊景翔演劇團」聯合製作的劇場作品「平庸的邪惡」,正是試圖把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這一同名概念,作為創作的起點。而終點 —— 即演出成果 —— 到底能到達哪裡?那就得看看他們把鄂蘭的「banality of evil」改造成怎樣的劇場呈現。

藝評:「傾城無方」—— 七個角色,一種信念

發生於 1941 年的「香港保衛戰」,距今約 70 多年,有多少人還有記憶、甚至不曾認識這段本土歷史?香港話劇團的「傾城無方」以此為歷史背景,時間設置在香港被日軍統治前的 18 日,利用 7 個角色的故事段落構成一齣探索內心的戲劇。

藝評:「原則」—— 談溝通之難與無力

甚麼是溝通,又該如何溝通?「原則」一劇藉新校長上任所掀起的學園風波,探討「溝通」。校長、老師和學生三方在香港大會堂劇院上演校園風波。看畢全場,佩服演員能記著一頁頁爭論的台詞,又盡力去「推銷」自己所相信的一套觀念。我深深感受到他們希望贏得其他角色及觀眾的認同與支持。然而,當他們如此盡力地「推銷」自己的理念,其他人的不為所動和執念,令說話的一方陷於巨大的無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