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百貨公司的主流做法,就是在大都市和地區都市中心,開設大型店舖集客。它們最重視賣場,並未積極推動電子商務轉型或數碼化服務。但受疫情影響,店舖一度被迫停業,大環境已經改變,像線上直播特賣會的「直播商務」,現在地區型百貨公司也爭相引入。
直播
|共12篇|
Gloria Chung:Facebook Live —— 測試你有幾多朋友
以線上聊天的 Live 為例,怎樣才算是吸引呢?題目要到位、有時間性,本身「產品」要吸引,才會有人校定時間待在電腦旁看。
藝評:瘟疫下香港人如何專心欣賞如幻似真的網上劇場
沉寂了一陣子的劇場界,由再構造劇場創作的網上演岀「如何向外星人介紹瘟疫下的香港人感情生活」打破悶局。儘管跨地域科技與劇場的實驗結合仍可有更多探索空間,這次新嘗試將舞台前的觀眾重聚於電子平台,跟演岀者徜徉感情與城市交錯的軌跡,往來虛與實的界線。
【誘人的 NBA】中國抵制得了侯斯頓火箭隊嗎?
NBA 侯斯頓火箭隊總經理 Daryl Morey 在 Twitter 轉發推文支持香港示威者,惹怒中國政府、傷害中國人民感情以後,該隊被中國當局列入黑名單,即使騰訊悄然復播 NBA 賽事,該隊亦不會出現在播放列之中。中國球迷會否從此放棄火箭隊?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球迷仍身體很誠實地用非法手段觀看自己最喜歡的球隊作賽。
Moyashi:反面教育電視
「杜汶澤 vs 陳百祥」是一輯教育電視,是一輯反面的教育電視。
電視轉播到網絡直播,如何改變觀眾的參與?
自 6 月以來,在社交媒體觀看直播,成為令無數港人無奈的「節目」。自 2010 年網絡直播興起,人們在同一事件中,能得到更多觀察角度,甚至可能發現,官方描述的「真實」,與不同網絡直播的畫面有所不同。60 年代越戰至今,媒體播送的形式,由電視轉播發展成網絡直播,一直以更多角度呈現真相,甚至可能扭轉觀眾對事件的看法。
18 年前預測世界——蓋茨差不多全中!
1999 年,全球首富比爾蓋茨在其著作「未來時速」(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中大膽寫下 15 個預言,預測未來商業世界走向。現在,17 年貶眼飛逝,蓋茨的預測有沒有成真?對讀其預言和今日現狀就可發現,蓋茨彷如先知神算,預言幾乎全中!
中國看 AV 的躲貓貓遊戲
在中國有句說話叫「釣魚台是中國的,蒼井空是世界的。」「自古」以來,無論自家製或盜取鄰國知識產權的色情片,於中國總有渠道取得。網媒 Quartz 日前就介紹了在中國偷看 AV 的貓捉老鼠遊戲。
Chester Ho:直播—— 一個圍觀的時代
中國人喜歡圍觀。說起這種圍觀的癖好,很容易聯想到魯迅散文裡的深刻描寫;時至今日,這種深植基因的行為依然普遍,以至中國網絡有所謂「暫不吐槽,表示圍觀」的文化;在香港,我們稱作「花生」。
除了蠢,為何人們愛直播犯罪行為?
自 Facebook 直播功能推出起,小至個人瑣碎軼事,大至國際恐襲戰爭,均能是直播主題,讓人們可以瞬間穿梭時空,了解天下事。然而,從近月瑞典的「直播強姦」,到日前美國的「直播隨機殺人」中可見,直播更可淪為罪犯宣揚恐懼、展示犯罪過程的工具。為何會有人把自身的暴力行徑發布上網?除了簡單一個字「蠢」,原來還有更深層的犯罪心理解釋?
【美國大選】新舊媒體頂尖對決
萬眾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終於登場。場內,希拉莉與杜林普唇槍舌戰廝殺得激烈;場外,竟也上演了一場新舊媒體的頂尖對決!
道德大陸:香蕉性感有罪
大陸網絡警察無所不管,連你衣食都管。新快報採訪廣州一間網絡直播室,直擊「網絡監管員」的工作及規例,24 小時審查違規直播,只為還網絡一片「和諧」。怎樣才算不和諧呢?原來著吊帶裙同食蕉,已經違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