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而沉悶」的古典音樂,以往令不少年青人敬而遠之。但上月有民調顯示,74% 的 25 歲以下英國居民傾向在聖誕節聆聽管弦樂;TikTok 上話題標籤 #classictok 的影片錄得近 5.4 億觀看次數;風靡全球的韓劇「魷魚遊戲」亦起用大量經典曲目。年輕的古典音樂家更是積極尋求新方式,一改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
古典音樂
|共40篇|
莫坤菱:奧林斯基在大館,18 世紀的愛情言猶在耳
這星期,音樂成了我們共同的語言。不論是線上觀賞、引頸以待的坂本龍一音樂會,還是 Happy Friday 在大館親歷其境的「大館操場音樂節:弦內之音」閉幕節目 —— 意大利金蘋果古樂團及奧林斯基(亞洲首演),都讓人浸淫於豐富美滿的音色裡。
唐明:柴可夫斯基也為奧運增光
當然從國際奧委會的角度,聼柴可夫斯基,實在是賞心悅耳得太多了,俄羅斯不但沒有損失,而現場所有人的耳朵過了一把癮,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足夠為俄羅斯臉上貼金了吧。
Percy Leung:疫下的香港藝術節
基於武漢肺炎疫情關係,只有寥寥可數的音樂會能如期進行。不過,本年度的香港藝術節,節目雖然沒有往年的豐富,但仍會於 2 月 27 日至 3 月 26 日期間,在網上及少數場地現場舉辦。
Percy Leung:蕭邦國際鋼琴比賽
在過去幾星期,我有機會欣賞大部分蕭邦比賽冠軍在參賽時的錄音和錄影片段,陶醉在此著名波蘭作曲家的音樂世界裡。我認為在史上 16 名冠軍裡,最優秀的一位非波蘭鋼琴家拉法爾.布雷查茲(Rafał Blechacz)莫屬。
武肺讓快閃音樂會遍地開花?
不論是歌劇、古典音樂,還是 Hip-hop 音樂表演者,或多或少都被疫情影響工作甚至失業。不過,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近月美國表演者開始透過快閃表演網絡,得到久違的演出機會,能賺到微薄收入。街頭演出逐漸成為新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
【*CUPodcast】音樂如何啟發大腦?
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下一代在學業、職業、向上流動等能力的整體表現都相對較弱,我們多將這種現象,歸因為家長的教育程度與職業等方面較遜色。其實,還有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決定了兒童多方面發展的表現:成長中聽到的聲音與腦部發展,互為關係。
Percy Leung:新常態下的交響樂團
在這種人心惶惶的局勢下,交響樂團們仍然各出其謀,以創新及充滿防疫意識的方法,為普羅大眾帶來別樹一幟的線上音樂會。
【*CUPodcast】「歡樂頌」:最政治化的古典音樂?
「歡樂頌」毋庸置疑是貝多芬的經典作,更是史上最常牽涉於政治中的古典音樂作品。符號學家將樂曲形容為「空符徵」(empty signifier),因為它在不同時空與場域,曾經有截然不同的意義。
Percy Leung:香港賽馬會越洋轉播的馬匹譯名
由於參賽馬匹全是外國的佳駟,香港賽馬會將每一匹馬的英文名字譯成中文,供馬迷參考。大部分的譯名都非常合適貼切,但很多與音樂有關的馬匹名字,卻有著頗為奇怪及不恰當的譯名,古典音樂作曲家的名字及技術詞彙,尤其考驗了香港賽馬會的翻譯員。
Percy Leung:傳奇音樂評論家
而對我啟發最深、徹底改變了我對古典音樂看法的老師,並沒有教導我演奏樂器,而是教導我一個相對模糊的音樂學術分支:音樂評論(Music Criticism)。此英國人是被公認為亞洲最優秀,最具洞察力和最具影響力的音樂評論家之一,名為岳勵華(Sam Olluver,音譯)。
Percy Leung:日本音樂廳禮儀
毫無疑問,日本觀眾優秀的行為舉止與禮儀令我尤其深刻,但也不禁令我心生疑惑,他們是否在故意地抑壓自己的情緒與情懷呢?
Percy Leung:柏林愛樂樂團新體驗
2019 年 9 月是我在柏林作為訪問學者的最後一個月,有幸獲邀出席兩場柏林愛樂樂團的音樂會。我自 2018 年夏天來到柏林,期間幾乎看遍所有柏林愛樂的演出,自覺了解這支交響樂團的獨特與優越之處。不過,看完這兩場演出,方知自己實在大錯特錯!
Percy Leung:柏林的新音樂時代
兩個樂團演奏的交響曲同時表達了愛、友誼及在社會中互相扶持與融合的重要性,而我絕不相信這只是巧合。或許,全球的政客都應該觀賞一下這些交響樂曲,了解一下如何重新團結支離破碎而二元對立的人文社會。
Percy Leung:搶購柏林愛樂門票
柏林愛樂樂團於 1882 年成立,至今只委任過 11 名首席指揮。新任首席指揮的就職演出,一直以來都是古典音樂界的盛事,並常吸引全球關注和廣泛媒體報道。音樂會將於 2019 年 8 月 23 日舉行,演奏樂曲將會是伯格的「露露」組曲,以及曠世鉅作「貝多芬第 9 號交響曲」。
Percy Leung:維也納噪音音樂廳
兩個月前,2019 年 4 月,我再次到訪這個知名的音樂廳,觀賞維也納愛樂樂團(由尼爾森斯指揮)的全貝多芬演出。這毋庸置疑是我經歷過最難忘及最令人失望的演出。事實上,以往我的耳膜從未持續地被如此超出想像,且不悅耳的聲音所轟炸。
藝評:在紙醉金迷中尋找午夜爵士
尚隆多(Jean Rondeau)更把這個想法帶進「即興巴洛克」音樂會,把燦爛的巴洛克音樂和率性的爵士樂互相對話,而連結起這場對話的,不只是即興演奏這個元素,而是那種抬頭望月那種午夜寂寥下,自然的想透過音樂流露個人情感,但最後卻因音樂在夜空的迴蕩而更添孤寂。
Percy Leung:幾乎沒有香港人的香港管弦樂團
雖然港樂在過去數年的進步和轉變確實令人鼓舞,但此香港樂團卻愈來愈倚賴非本地樂手。港樂現時有 98 名全職樂手,但只有 18 名是在本地出生的香港華人;其他的 80 位音樂家均來自五湖四海,包括佔樂團最多席位的 33 名中國內地樂手。此「本地樂團只有少量本土樂手」的情況,在國際古典音樂界是十分少見的。
Percy Leung:交響樂團的心理學
花了我幾年時間,和遇到更多場有著同樣情況的音樂會,我才意識到,樂手受指揮邀請起立而不從,其實是他們對這位台上的領導者,表示最高的尊重和情感,而絕不是不尊重對方。事實上,我 12 年前沒有注意到的是,即使樂手們坐著,他們其實都在向指揮所給予的指導和啓發,心懷感激地、熱烈地鼓掌。
Percy Leung:做指揮,好叻咩?
我常被人問到:「你玩甚麼樂器?」我的回答永遠是:「我是個鋼琴家、小號手和敲擊樂手,但現在我主要是個指揮家。」人們聽到我這樣回答,通常會呈現一副難以置信卻又非常佩服的樣子,驚嘆道:「嘩!太厲害了,你的音樂造詣一定很高!」老實說,起初我不懂人們為甚麼有這種反應,但同時覺得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