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繼上週二宣佈破產後,週六有大批民眾包圍並湧入總統官邸。總理辦公室昨日終於確認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將辭職;總理維克勒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則已於上週六在 Twitter 宣佈將會請辭,於官邸短暫苦中作樂一番後,國民馬上又要面對現實 —— 無論誰掌權,國家經濟都已崩潰,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政制
|共10篇|
1911 年的六四:憲友會成立與晚清君主立憲夢
晚清時期,封建朝廷的腐敗無能,激起很多有志之士投身革命行列,其中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就希望以武力推翻滿清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而滿清政府最終亦於 1911 年的辛亥革命中倒台。不過,晚清末期,中國亦有另一股民主勢力,希望以憲制改革的方式,把滿清改造成類似英國、日本的君主立憲體制。1911 年 6 月 4 日,梁啓超等人就推動成立憲友會,是中國初代政黨。
憲法之於獨裁者,只是一件利己工具
憲法乃國法之本,「經濟學人」發現,修憲在阿拉伯世界頻繁多了。埃及正起草 10 年內第三份憲法;突尼西亞亦將修憲;敍利亞則開始起草全新版本。只是,在統治這些國家的獨裁者眼中,憲法僅為利己工具,寫為己用,不合即改。
廖康宇:再評黃兆輝「積極不干預」
不論英國紳士還是中國士人,貪污腐敗明顯有違政治道德,如果殖民地官員的管治哲學是如「積極不干預」所講,按倫理做決策,何以貪污問題會在香港落地生根?
陶傑:西方民主水土不服
議會民主是否要視乎每一個國家的民族性?百分之百要。印度的宗教就是窒礙,但印度沒有國家洗腦機器;中國人無信仰,卻有洗腦工程培養出來的大面積腦殘。兩皆出了幾代力竭聲嘶的知識分子,但西方的民主與中印本國的國情,均各有無法配合而難以成功之處。
陶傑:為何一個民族國家有極權的癌症基因?
社會通識的第一課應該是了解:世界上與自由民主社會相對、在人權和個性受到剝奪的另一陣營,至少有四種名堂。
選舉式威權政體:近年有甚麼國家押後了選舉?
反送中運動一日比一日激烈,親北京陣營就曾放風可能延遲原定 11 月 24 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而一班和理非政黨和市民則希望力保如期選舉,並稱之為「官方公投」;亦有人認為,DQ 過後,區選已無認受性可言,可有可無。其實過去數年,國際社會也有不少延續選舉例子,媒體間也有很多文章討論押後選舉的影響。
民粹威權主義:威權政府正在鼓動群眾
反送中運動至今,政府一籌莫展,工聯會於是要求政府推行「全城止暴大行動」,親北京陣營開始以止暴制亂為名,試圖鼓動支持者,以群眾鬥群眾的方式解決今次政治危機。其實,這種可稱為「民粹威權主義」(Populist Authoritarianism)的管治模式,已經成為一些威權政體或者混合政體的拿手好戲,透過鼓動群眾達成其政治目的。
民主化後:尼泊爾酷刑生還者的索償路
今年 10 月,習近平到訪尼泊爾,一直有傳親中的尼泊爾政府會跟中國簽訂尼國版「送中條約」,把尼國的藏族流亡者送中。可是,最後一刻,尼國民選政府拒絕簽訂。習近平訪問尼泊爾,令到這個南亞小國一度成為國際傳媒的焦點。尼泊爾曾經是南亞最後一個君主專制國家,異見者長期面對酷刑對待,在民主化後,極權下的生還者在體制中尋找空間,踏上漫長的索償路。
為何有美國人擁戴君主制?
美國素來以捍衛自由民主價值自居,看似與封建君主勢不兩立,偏偏有一群美國人公開擁戴君主制,人數還與日俱增。究竟在他們眼中,君主制何以更勝民主共和制?這種價值取向反映甚麼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