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常:從香港的藝術文化貿易逆差談起

A+A-
中國藝術家劉國夫與 3812 畫廊聯合創辦人 Mark Peaker 與 Calvin Hui。

如果說,香港是一個極度西化的藝術市場,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反對的。無論是歐洲的和美國的,不少藍籌級的國際大畫廊在過去十年間相繼進駐。在香港,我們可以世界零距離地接觸到由這些畫廊代理的各大名藝術家作品,而無可否定的,這是新加坡或大陸、台灣等鄰近競爭對手「恨也恨不到」的香港獨有優勢,也是香港藝術市場在過去這些年來乃以成功的關鍵。

但是,這樣的「成功」,長遠而言也不是沒有其隱憂之處的:就是當我們的精神價值和審美眼光一方面像海洋公園裡面的熊貓般無意識地被人一直餵食一些西方飼料,但另一方面又欠缺具有國際觀的東方文化知識和自覺,嘗試反過來為外國人訴説自己的藝術故事的時候,這種單向式的藝術交流(實則可能是填鴨式「灌輸」)所帶來的文化貿易逆差,以及因此而老是常出現的一些帶著「東方主義」式想像的西方當代藝術作品,是值得關注的。

最近,筆者有機會以集團發展總監身份隨著公司的業務擴充,在英國參與了一個難得的藝術項目,令我對上述的東西文化逆差現象有更深刻的體會。

來自香港專門代理中國當代藝術的 3812 畫廊,日前宣佈正式在全球第二大藝術中心倫敦 St. James’s 藝術區開設畫廊。畫廊此一舉動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大中華區藝術家無論是藝術精神上或技法上皆日漸成熟的時候,向已經非常成熟的歐洲藝術藏家以及廣大的藝術愛好者介紹一些真正可以表現到中國當代社會狀況和文化內涵的藝術家作品。

倫敦畫廊開幕首展,是中國當代藝術家劉國夫的作品。一個在西方藝術界有點陌生的名字,所以在介紹的過程中也要花一點工夫。幸好,我們在倫敦的不少藏家朋友都非常 supportive 地到場支持,也十分耐心的聽著我們講解。而當地不少媒體也對於竟然有亞洲畫廊在一片英國脫歐的不明朗環境下進駐倫敦的舉動表示了關注。例如,「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資深藝術專欄作家 Colin Gleadell 近日在專欄就以「London’s overseas art invasion」來形容,包括我們畫廊在內的一連串外國畫廊進軍倫敦藝術市場的狀況。

Rirkrit Tiravanija
untitled 2018 (asians must eat rice), 2018
Mirror 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89 3/10 × 73 3/10 in; 226.7 × 186.1 cm
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開幕的 Klimt / Schiele 特展。

上文中,筆者提到在推廣東方文化的同時保持國際觀的重要性,想表達的是如果我們選擇「天朝上國」的心態自居,拒絕學習以西方的語言和做事方式來訴說自己的藝術故事,對於促進文化交流(或者說嘗試改善中國藝術文化貿易逆差)只會是於事無補的。

最近一個月內,歐洲分別有兩大特展盛大開幕,分別是法國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在 10 月 3 日開幕的 Egon Schiele - Jean-Michel Basquiat 特展,以及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在 11 月 4 日開幕的 Klimt / Schiele: Drawings from the Albertina Museum, Vienna 特展。從中,我們除了可以從對方的策展方向、展品內容,以及佈展安排等方面取經外,也可順道對當地藝術觀眾的品味取向多作了解,也未嘗不是一件於身心眼光有益的事。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或許是在世上只活了短短 28 年的奧地利藝術家席勒(Schiele)竟會如此「巧合地」在歐洲兩個如此重要的展場中同時展出。當中必定有些不能忽視的文化含意的,各位不妨深思。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前佳士得美術學院亞洲課程主管,現為獨立藝術顧問。夢想成為一個快樂的「修藏家」,相信藝術收藏只是手段,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令自己成為一個更有修養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