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泰:裸照與文化

A+A-

英國甚麼事情都得先有計劃,然後才開始著手去做,在實行的過程中會按照實際情形作出修改。明年 2017 年英國的所謂「文化城」定為 Hull ,那是一個靠北方的中等城市,當地居民都為此興奮,因為作為「文化城」將會舉辦各種的文化活動,諸如演戲、展覽,開音樂會,歌唱舞蹈等等,不一而足。

圖片來源:spencertunick.com
Dead Sea 6, 2011, by Spencer Tunick 圖片來源:spencertunick.com

Hull 有一個美術館,展館主持人 Kirsten Simister 說,他們準備一項極有趣的項目,就是要拍一張巨照,名為 The Sea of Hull ,中文應該是「何爾市的海景」。他們請了一位美國知名的裸體拍攝攝影師 Spencer Tunick 負責,計劃於今年 7 月 9 日集合數以百計的人,要這些人脫得精光,從海灘上走向海裡去。 網站 HULL 2017 已公開招攬參加者,只要是 18 歲以上,不論男女都可以報名參加。作品將於明年公開展出。Spencer Tunick 拍攝裸體群眾的作品並非第一次,早已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墨西哥,慕尼黑及澳洲歌劇院等地拍攝過,很有經驗。

一談到裸體,有很多人(尤其是中國人)都會覺得不夠得體,似乎覺得人體的一部分是不能公開。可是如果你問他為甚麼,他也說不出甚麼有力的理由,只是很自然地覺得不對。這顯然是文化差異。現在一些穆斯林婦女不能在公眾場合露出面容,必須以布遮蓋,只能露出一雙眼睛,尤其在炎熱的夏天更是令人不解。這文化差異實在是大得很。

西方文化則不同,認為人體具美感。希臘羅馬的建築都有裸體的雕塑,男男女女都一樣,甚麼都暴露在外,沒有絲毫遮掩。這思想的根源可能就是:甚麼都要順其自然,毋須任何制約。到了近一、兩百年,就發展成追求平等自由。只要你不妨礙別人,你可以自由發揮。這就使人的腦袋有了廣闊的天地,創新空間大增。科技發展迅速,文化藝術、醫藥衛生,天文地理沒有一門行業是停滯不前的。

就說裸露這個概念,近幾十年也有發展。過去當然有所謂「天體運動」,那還是範圍很小的知識界的事。也有一些能裸體活動的公眾場合,比如有些海灘劃出一定的範圍,泳客可以裸體活動。法國南部有些海灘和沿海城鎮設有裸體區,那裡有裸體商店、超市等等。英國近年來,每逢四月便有裸體單車大遊行,很多人都對此感到興趣。可惜的是,體型優美的人極少,不是肥胖,就是皮包骨,高矮不一。生活的現實和電影戲劇的不同,在這些裸體人群中你就會更有體會。

認為裸露不體面,甚至下流,我認為也是有根源的。有的文化就是人為的,甚麼都不能公開,甚麼都保密。公開的東西不一定是真實的,真的都藏在後面。說話也是要按一定的所謂「觀念」。比如中國人請朋友吃飯,總會客氣一番,說甚麼「沒有甚麼菜,只是便飯而已。」其實預備了一桌子的菜。吃的時候一定會為客人夾菜,硬要客人多吃等等。在英國請人吃飯,就很實在,會對客人說,我們預備了很多菜,你最好留點點肚子。如果你吃夠了,主人不會硬要你多吃的。「客氣」這個詞要譯成英文真是不容易。

中國在 20 世紀還會把稍有裸露的浮雕用布遮蓋起來,到了 21 世紀也還不能聽其自然,生育都還得由政府控制。「禍從口出」還是老樣子,說話還是得說「官話」。如果把你的內心「裸露」出來,那就會「惹禍」。有人說,在中國不論男女,都得把自己用鈔票包起來,只露出兩隻眼睛,像保守的穆斯林婦女一樣才行。中國如能出現裸露的群眾,是否要等到 22 世紀?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生於上海,畢業後於北京電台工作。曾在大陸、香港和台灣的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一九七五年赴倫敦加入BBC,監製節目多以哲學、文學及藝術為主題,並任語言主管,逾二十年。現已退休,定居於倫敦。著有自傳「無夢書——你不知道的中國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