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超過 150 日,面臨持久戰的烏克蘭,正尋求更多西方武器供應。但另一方面,火力、兵員遠超烏軍的俄羅斯也有隱憂,英國國防參謀長 Tony Radakin 月中指,俄軍在烏克蘭損失超過 3 成陸地戰鬥力,並認為已有 5 萬俄軍傷亡。俄羅斯同樣要補充戰力為持久戰作準備,但據報一些新兵只接受 1 個月甚至 5 日訓練,就被投入戰場。
訓練
|共8篇|
曾詩敏:酒店隔離期間,以創意備戰
其中一位要隔離的澳網球手屈臣,她在房內完成了 5 公里跑,並拍下影片分享,獲大家瘋傳。有網民說笑,替她樓下的住客懊惱。至於其他球手,也各出奇謀在有限空間內練球練步法。所謂境隨心轉,還望餘下隔離日子一切順利,之後又是一條好漢啦!
天天健身不是好事?
所謂健身又健心,健身舒展筋骨,鍛鍊體態;居家隔離時,啞鈴也變得「渴市」。但多勞未必多得,在健身計劃當中,「休息日」亦相當重要。蘇格蘭鴨巴甸大學運動科學系主任 Derek Ball 日前在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許多科學研究表明,休息日確實在健康以及健身成效方面,有重要作用。
西化:中國精英的孩子追求「完美」之路
小女孩眼望前方,頭頂的書本搖搖欲墜,小心翼翼地走過地上的紅線。她是 Danielle Liu,今年 10 歲,生於中國精英家庭。她的母親希望通過這些訓練讓她變成一位「小淑女」,在中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從古羅馬競技場到大數據分析,世界盃將成科技戰
舉世矚目的世界盃足球賽終於開踢,不同以往的是,過去靠教練團的運籌帷幄,以及明星球員的精湛球技決勝負,今次場上多了一道無形的秘密武器:「大數據科技」(Big Data)。
失敗很痛苦,如何化苦為良藥?
人生中少不免會遇上數不盡的失敗,但是有能力從失敗中學習,是成長的關鍵 —— 從失敗中學習能使人謙卑、增強適應力和增添靈活性。可是,大多學生從小就被教導成害怕失敗。教育之道,就是要糾正這「歪風」,強調「成長思維」,鼓勵學生從過去的失敗中學習,並要求他們定期反思,而不光光是反芻失敗。
奧運閉幕,然後呢?
每屆奧運,主辦方總指望能藉此振興本土經濟,提升國際地位,然而事實是奧運過後東道主多元氣大傷,因而有經濟學分析指主辦奧運不合經濟效益,得不償失。8 月 5 日(香港時間周六)是巴西奧運開幕的日子,二十多天後,奧運光環稍縱即逝,巴西將會如何?從前在籌備奧運期間,勞民傷財所建的比賽場地,不少歷經為期兩周的奧運賽事後,驟成廢墟,再無用武之地。
Chester Ho:科技讓奧運更公平、更好看
據說今屆的射箭選手會戴上量度心跳的儀器,觀眾可以在屏幕看到選手的心跳速度,一起感受緊張時刻的壓力。另外,響應今年的VR潮流,大會將會以高清VR技術廣播開幕和閉幕典禮,每天亦會用VR技術直播一項賽事,令觀眾仿如置身巴西,但又不怕感染寨卡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