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

|共18篇|

雅典理工圍城戰:一場反軍政府的學生起義

被奉為西方民主發源地的雅典,近代民主發展卻一波三折,上世紀經過軍政府鐵腕統治,觸發 1973 年學生帶頭起義,佔據雅典理工學院號召全民抗爭。縱然坦克及軍隊攻入校園,抗爭以流血收場,但雅典理工圍城戰是推翻軍政府的第一塊骨牌,為今日的希臘第三共和國奠定基礎。

古雅典人:其實交稅更開心

大多數人都為交稅所苦,古雅典人卻以此為樂。美國聖十字學院古典學教授 Thomas Martin 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古代雅典只有最富有的人會交直接稅,稅款會用於資助城邦最重要的開支,包括海軍及奉祀眾神等費用。這些頂級納稅人不但樂於交稅,更會炫耀自己交多少錢,由此獲得公眾尊重。

大英博物館的額爾金石雕,爭議何在?

近幾個月,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巴特農神殿額爾金石雕的討論愈趨熾熱。館方最近首次證實,曾就歸還部分神殿石雕與希臘作「建設性討論」。希臘一直不承認大英博物館合法擁有石雕,有指已拒絕館方提出的「借出方案」。這些石雕為甚麼惹爭議?未來它們有沒有可能回到希臘?

希臘復常後的問題:報復式旅遊

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中國遊客「消失」及危險水母激增之下,今年希臘仍能成為全球第三受歡迎旅遊目的地,吸引近 3,000 萬人次到訪,有望帶來逾 180 億歐元收入。但面對較全國人口多出 3 倍的旅客,這個坐擁 18 個聯合國世界遺產、以及世上其中一座最古老城市的國家,正試圖在保育歷史古蹟及活用觀光資源之間取得微妙平衡。

擬為熱浪命名的原因

不少人對山竹、天鴿、海高斯、浪卡等颱風或熱帶風暴名稱並不陌生,面對有名有姓的風暴來襲,人們已懂得做好防風措施。希臘近年經常受山火及熱浪威脅,當地專家開始提出將命名及分級機制套用於極端炎熱的天氣。雅典國家天文台認為,此舉有助於公眾及官員進一步了解極端天氣帶來的風險,及早為此做好準備。

類比錯誤的「修昔底德陷阱」

近年,「修昔底德陷阱」經常被人掛在嘴邊,作為當下美中對抗的詮釋。2012 年提倡此術語的國際關係專家、哈佛大學教授 Graham Allison 當時以「雅典的崛起及斯巴達的對此的恐懼,令戰爭無可避免」,來描述美(斯巴達)中(雅典)的衝突。然而,研究中國史的賓夕凡尼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林霨(Arthur Waldron),在 2017 年曾批評,根本沒有「修昔底德陷阱」這回事。

酒店擋住歷史景觀?雅典政府勒令拆卸

在香港警察斥 6 億公帑,在維港海邊建豪華私人會所的同時,雅典決定「還景於民」:全城最高的建築、酒店 COCO-MAT Hotel Athens,被勒令拆掉最高兩層;上星期,最高法院更裁定,日後區內新建築必須限制於 21 米高,以保證人人能享衛城景觀。

古希臘弱勢社群的復仇武器 —— 流言蜚語

諸事八卦、講是講非,在古今中外都談不上美德,但英國古典學教授 Fiona McHardy 指出,在古希臘時期,社會低下階層無權無勢,想要伸張正義或報仇雪恨,說三道四散播流言往往是可靠手段,在不健全的司法制度下,流言更可以殺人。

民主雅典有言論自由嗎?死於以言入罪的蘇格拉底

今日我們普遍理解,只要不對他人造成直接傷害,言論便享有自由。蘇格拉底的判刑有各種因素在內,贊成處決的裁判當中或有人是出於捍衛「民主」,決定處死社會中潛在的「危險分子」。可是,蘇格拉底的審判依然印證了雅典人不光是建基於有否對公眾或某些人造成傷害,一些教學上的意見也會被視為危險。假若真理真的是愈辯愈明,動輒向提出辯論的人「殺無赦」,同時也會把真理埋葬。

被誤解的修昔底德

杜林普上台後,美國忽然興起一股「修昔底德熱潮」:參議院聽證會就修昔底德(Thucydides)考問綽號「瘋狗」的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白宮邀請大學教授討論「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首席戰略官班農(Steve Bannon)據報著迷於斯巴達的軍事力量;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批評美國一如雅典城邦獨舉國家利益,結果到處樹敵;國際關係學者乘機普及學術理論;等等。不過史丹福胡佛研究所研究員 Kori Schake 回顧「伯羅奔尼撒戰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的啟示,表示白宮可能錯愛修昔底德了。

古希臘黃金時代的迷思

希臘歷經 7 年半緊縮政策,經濟依然奄奄一息,即使國民平均工時之長冠絕歐洲,仍然被嘲「歐豬」,感嘆今人懶散無為,不復古希臘文明搖籃的光輝。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古典學教授 Johanna Hanink 對此提出質疑,古希臘於文史哲藝固有超卓成就,但一味厚古薄今會不會只是出於懷舊心態?古希臘人又如何看待身處世代?他們所追求的「黃金時代」又是甚麼時期?

古代民主的失傳習俗

古希臘被視為民主發祥地,下開現代民主制度的濫觴,然而時移勢易,古代不少民主習俗諸如放逐領袖、用口投票已經失傳。古代民主垢病之處固然不少--例如全靠奴隸,部分人才得以參與民主--但厚今薄古又是否全然合理?試想以下失落民主手法放諸今日,會是如何光景?

奧運閉幕,然後呢?

每屆奧運,主辦方總指望能藉此振興本土經濟,提升國際地位,然而事實是奧運過後東道主多元氣大傷,因而有經濟學分析指主辦奧運不合經濟效益,得不償失。8 月 5 日(香港時間周六)是巴西奧運開幕的日子,二十多天後,奧運光環稍縱即逝,巴西將會如何?從前在籌備奧運期間,勞民傷財所建的比賽場地,不少歷經為期兩周的奧運賽事後,驟成廢墟,再無用武之地。

書摘:異鄉女子—與人權攝影記者穿梭希臘紅燈區

眼前這位對希臘賣淫業異常熟悉的女子名叫安德雅,是一名攝影記者,一向關注人權問題及弱勢社群,過去 18 年馬不停蹄揭示世界各地人口販運受害人的苦況。六年後的今天,安德雅打算再次回到紅燈區,看看國債危機對希臘色情業的影響。而她居然邀我同行。

古雅典的沒落:揭示美國命運?

自由貿易、移民,國際聯盟、三個都是美國總統選戰的關鍵詞。不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候選人,他們都批評自由貿易損害美國本土經濟、對貿易聯盟卻步;而杜林普對收緊移民政策的強硬立場,更是深入民心。或許這些主張均是為了「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但古希臘雅典的歷史卻告訴世人:保護主義難以收效,反會招致惡夢。雅典沒落時的政局,和今日的美國可謂有幾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