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身不是好事?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所謂健身又健心,健身舒展筋骨,鍛鍊體態;居家隔離時,啞鈴也變得「渴市」。但多勞未必多得,在健身計劃當中,「休息日」亦相當重要。蘇格蘭鴨巴甸大學運動科學系主任 Derek Ball 日前在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許多科學研究表明,休息日確實在健康以及健身成效方面,有重要作用。

曾參加兩次奧運會的長跑運動員 Ron Hill,多年以來一直無間斷堅持每日跑步,直至 2017 年在一次跑步中感到不適後休息一天,才結束了連續 52 年 39 天的跑步記錄。他在自傳中寫道,他每天至少跑一英里,每週進行 13 次訓練,但有時亦會出現一些符合過度訓練描述的症狀,包括腿部痠痛以及體重減輕;他甚至懷疑每天的跑步訓練,影響了其在奧運會上的表現。而大量運動科學研究亦指出,「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確實成立。

我們通常將休息時間定義為沒有任何訓練的時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兩次鍛鍊之間一般需要約 24 小時來休息。而有別於休息,訓練期間亦需要在不同組數之間暫停運動,讓身體恢復力氣。鍛鍊之間的休息和恢復,對於身體作出適應與復原必不可少。運動需要利用我們身體所儲存的能量(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液體(如流汗),而休息可以使身體有時間補充這些能量。

多項研究顯示,人體至少需要 24 小時才能完全補充我們在肌肉中儲存的碳水化合物。糖原是人體中碳水化合物的儲存形式,維持足夠的肌肉糖原存儲量,對於訓練和保持穩定的血糖水平非常重要。恢復液體所需的時間則較短。大量研究發現,要補充運動過程中因汗水而流失的水分,只需一到兩個小時,但由於身體同時不斷產生尿液,運動後我們仍需要幾個小時的休息,才能保持水合作用。

鍛鍊時,每組運動之間需要安排休息。

許多人提倡休息日,是為了讓身體的肌肉有時間恢復鍛鍊時造成的損傷,繼而使肌肉成長。訓練或會破壞我們的身體組織,但在某些情況下,卻可能有助肌肉增長,雖然這並非增強肌肉的必要因素。而為了使肌肉恢復和強化(稱為生理適應),它們需要數週的運動和恢復週期。

Derek 指出,研究顯示,我們的身體需要更長的休息時間才能建立肌肉組織,即「蛋白質合成」。肌肉、肌腱和韌帶的蛋白質周轉率每天在 0.4 至 1.2% 之間,這顯示身體在有關飲食攝入、尿液氮排泄和運動的附加作用期間,仍然持續交換蛋白質。若要增加蛋白質合成,剛開始鍛鍊後的幾個小時至為關鍵。有研究發現,在 12 小時內,每 3 個小時補充一次乳清蛋白,比相隔 1.5 或 6 個小時補充一次更有效。

由訓練帶來的身體體質改變(例如增加酶和葡萄糖運輸活性,這是耗氧量和燃料消耗的關鍵),需要超過 12 小時才能檢測到變化。Derek 表示,這些變化很重要,因為當我們增加運動強度時,需要使用葡萄糖代替脂肪來促進運動。而一些長期的改變,例如增加運動肌肉中的血管數量,或增加心臟的大小,則需要幾個月的訓練和休息才能觀察或測量出變化。這兩種改變都是提高我們帶氧能力的關鍵。

休息的質量亦相當重要。透過剝奪睡眠時間,可以觀察到休息被擾亂後,對運動表現以及身心功能的影響。普遍的結論是,睡眠不足可能會對運動產生不利影響,例如更快筋疲力竭;同時亦會影響認知功能。

Derek 亦指出,大量的證據顯示,休息日有助預防「過度訓練綜合症」(overtraining syndrome),這可能會導致疲勞、睡眠不足、體重增加、沮喪,甚至有機會使運動表現下降和延緩進展。基本上,每週休息一天,是具科學證據的建議,除了有助於修復組織、構建和增強骨骼肌,以及補充能量儲備外,更可以減輕精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