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星期前,美國單人獨立樂團 Ginger Root 初次來日演出,在接近零宣傳下,加場後門票仍售罄。制作人兼樂手 Cameron Lew 在謝場時說,幫助他越洋演出的贊助商,除了購票入場的觀眾,還有 YouTube 的演算法。
流行音樂
|共9篇|
陶傑:每個香港人心中都有一座顧嘉煇
又或者顧嘉煇是香港流行曲的可口可樂,而黎小田是百事可樂。可樂雖然不是紅酒,甚至不是啤酒,但汽水很隨和,非常的 down to earth,在超級市場俯拾即是,是非常方便而可口的恩物。在美國,可樂定義了美國戰後一代人的口味和價值觀。
世界大勢:新歌不如舊歌?
有些舊歌總有人記得。例如 Simon & Garfunkel 的 The Sound of Silence,又例如清水樂團的 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音樂無界,包括時間的界限。不過,音樂業務分析公司 MRC Data 近日報告指,推出超過 18 個月的舊歌,佔美國音樂市場份額高達 7 成。美國爵士樂家兼音樂評論家 Ted Gioia 在「大西洋」月刊撰文稱,目前音樂市場的增長實際上來自舊歌,而新音樂的市場正在萎縮。
廖康宇:壞時代下的樂壇盛事
每一次筆者寫流行文化,都有讀者覺得這是做「港豬」的表現 —— 關於做一隻「港豬」,大意就是指一個人沉醉於飲食娛樂,忘記了自己生而為人的社會責任。但筆者可以斷言,香港近年的流行文化產物,包括歌影電視,絕對不是「港豬」的飼料。
ASMR,從聲音到音樂的大流行
低聲耳語、輕掃頭髮、指甲輕敲物件,絲絲入耳的聲音,令部分人雖然聽得發麻,卻感到愉悅而放鬆,欲罷不能。ASMR 在 10 年前誕生時,仍只是一門偽科學,但其後有研究證實,ASMR 確有令人放鬆及紓緩情緒的作用,近年更開始進入流行音樂界。為多份英國報章撰寫流行文化評論文章的 Ed Power 認為,這種柔軟、詭異、耳語般聲音,正主導從民謠到嘻哈音樂的發展,並將繼續擴大其在音樂的影響力。
武肺讓快閃音樂會遍地開花?
不論是歌劇、古典音樂,還是 Hip-hop 音樂表演者,或多或少都被疫情影響工作甚至失業。不過,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近月美國表演者開始透過快閃表演網絡,得到久違的演出機會,能賺到微薄收入。街頭演出逐漸成為新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
失業率與歌詞的關係
過往研究顯示,人們傾向聆聽與自己情緒、想法相符的樂曲。那麼一個國家的音樂品味,又能否反映社會狀況?新加坡一個研究顯示,全國失業率可預測當地流行音樂歌詞的負面情緒,反映音樂有助估算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有趣的是,歌詞中的失業滋味往往是憤怒,而非焦慮或憂傷。
K-pop 始祖?美國 50 年代金氏姊妹花
K-pop 熱潮席捲全球,少女時代、TWICE 等女子組合備受追捧。其實,早在 50 年代,已有 3 位韓國少女遠渡大西洋,到達美國展開歌藝事業。儘管曲風與今天的 K-pop 迥異,「金氏姊妹花(the Kim Sisters)」還是在彼岸掀起「K-pop」熱潮。她們的故事,要由韓戰說起。
剽竊指控泛濫,音樂人還有創作自由?
創作自由和剽竊指控之間的爭議,近年日漸成為漫長的訴訟角力,不少音樂人都受到影響。美國歌手兼製作人 Robin Thicke 與 Pharrell Williams 合作的冠軍歌 Blurred Lines,則被視為音樂界「抄歌」指控開始變得泛濫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