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

|共12篇|

阿塞拜疆兼併爭議領土,還不是終局之戰?

俄羅斯陷於烏克蘭戰事自顧不暇,改變了高加索的勢力平衡。阿塞拜疆早前以「反恐」名義兼併有領土爭議的「納卡地區」(Nagorno-Karabakh),當地最少過半數亞美尼亞裔人口正在逃難,令民族分佈大洗牌。數十年的領土糾紛看似走到盡頭,但很多分析都預料,未來形形色色的小衝突還會持續。

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最新戰場:環境仲裁

近日阿塞拜疆對同屬南高加索國家的亞美尼亞提出法律挑戰,指控亞美尼亞在佔領具有主權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近 30 年期間,破壞當地的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這是首次有國家根據「伯恩歐洲野生物種保育和棲地公約」(Bern Convention),尋求與他國之間的仲裁,如果阿塞拜疆勝訴,將會開創先例。

2023 年全球 10 大高危火藥庫(上)

一年前,沒有多少專家料想到,會有擁核國家在未受挑釁的情況下,試圖以軍隊征服鄰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改寫一切,更牽一髮而動全身,連鎖加劇其他地方的衝突,可能為更大規模戰爭埋下伏筆。新一年,國際危機組織(ICG)就為我們盤點 10 個值得關注的危機。

【烏克蘭戰爭】前蘇聯國家伺機而動,挑戰俄羅斯權威

烏克蘭軍方在哈爾科夫附近收復失地,被視為對抗俄羅斯侵略的轉捩點,更令一些勢力伺機而動。「衛報」中歐及東歐特派記者 Shaun Walker 及多名專家分析,俄國的「軍事行動」令前蘇聯國家目睹其能力極限,普京在高加索和中亞的影響力或因而瓦解。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激戰、吉爾吉斯和塔吉克的衝突,以至哈薩克與華互動,都印證了這點。

突厥國家聯合起來,中國或成最大輸家?

上週五在伊斯坦堡舉行的突厥語國家合作委員會,正式宣佈更名為「突厥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Turkic States)。中國「環球時報」本週二社論指,該組織反映泛突厥主義興起,地區國家有理由對之警惕。奧地利歐洲與安全政策研究所(AIES)高級研究員 Michael Tanchum 接受「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訪問指,突厥國家組織在區域上構成的「突厥走廊」(Turkic corridor),確實引起北京憂慮。

選舉戲一場:用透明票箱的專制政權

3 月 30 日,全國人大會常委會正式通過改革香港選舉制度。我們正身處於一個大時代;今年「自由之家」的報告指出,全球民主衰退浪潮已經持續 15 年,而 2020 年是冷戰後倒退情況最差的一年。在某些地方,荒謬的事情每天發生,假選舉取代真選舉,獨裁者卻假裝自己是三權分立的民主政府,搶著買透明票箱來演一場民主大戲。

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戰場,為何驚現敍利亞武裝?

據報日前有 55 名敍利亞武裝戰死,但葬身之地不是敍利亞,竟然是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戰場,感覺像是時空錯配,其實正反映背後縱橫交錯的國際形勢 —— 敍利亞武裝由土耳其僱傭以對付亞美尼亞,危及俄羅斯與阿拉伯多國區域利益,恐令衝突演變成代理人戰爭,也再度加劇北約內部矛盾。

從文明中心到全球最大死城,認識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戰爭

最近多處地緣政局劍拔弩張,南高加索也再起戰幔,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日前就主權爭議開戰。這兩個前蘇聯國家的領土一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0 多年前已經爆發戰爭,上演多場令人髮指的殺戮,遺下一座全球最大死城、一道可見的戰爭疤痕,並為今日戰事留下伏筆。

槍林彈雨成為日常的村莊

「她聽到連串槍聲,就立即低下頭,直奔回家。」面對子彈卻處變不驚的,竟是名 5 歲的幼稚園生,「她知道不能停下來。」女孩的祖母如此說。因為在這條位處亞美尼亞邊境的村莊 Movses,來自鄰國阿塞拜疆的突襲,就是生活的一部份,而懂得逃生保命,比甚麼都重要。

出發一帶一路國家留學前請注意!

政府近日硬推「一帶一路」獎學金計劃,又指計劃除了吸引「一帶一路」國家學生來港讀大學外,還會接受港生申請到沿線國家升學,惠及本地學生。先不談數目總共 10 億的獎學金是否港府向大陸的「政治獻媚」,沿線國家惹人憂慮的政治社會情況,已足以使不少學生卻步。不妨看看幾個「沿線國家」的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