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活成本低、求職容易,加上語言相近,俄羅斯向來吸引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外勞。他們的匯款養活了全家,更成為此這兩國家的經濟支柱,去年佔國內生產總值(GDP)多達 3 分 1。惟「經濟學人」分析,西方社會就烏克蘭戰爭對俄制裁,想要施壓以令普京停止侵略,卻連帶危及在俄工人的生計,以至中亞多國的命脈。
中亞
|共13篇|
選舉戲一場:專制國家投票率暴跌的成因
香港立法會選舉將在 12 月 19 日舉行,特首林鄭月娥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聲稱「政府工作做得好、公信力高時,投票率反而會降低」,「因為民眾沒有強烈的訴求要選擇一些議員來監督政府」。其實政治學有大量文獻,分析投票率高低的成因。在 2020 年,有論文就分析中亞和高加索國家投票率何以暴跌,關鍵是選舉的競爭大大減少,各方陣營都懶理。
突厥國家聯合起來,中國或成最大輸家?
上週五在伊斯坦堡舉行的突厥語國家合作委員會,正式宣佈更名為「突厥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Turkic States)。中國「環球時報」本週二社論指,該組織反映泛突厥主義興起,地區國家有理由對之警惕。奧地利歐洲與安全政策研究所(AIES)高級研究員 Michael Tanchum 接受「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訪問指,突厥國家組織在區域上構成的「突厥走廊」(Turkic corridor),確實引起北京憂慮。
中亞限定韓國菜,埋藏一段韓裔滅絕史
融合不同地方菜的 Fusion 料理,是全球化下多元文化的明證,但來自哈薩克、烏茲別克的混種韓國菜,卻埋藏著一段 80 多年前的種族滅絕史 —— 1937 年史太林懷疑,居住遠東邊陲的 17 萬韓裔通敵,決意把他們流放貧瘠的中亞,造成數萬計人口罹難,倖存者只能以中亞食材入饌,意外碰撞出別樣的韓式料理。
俄羅斯噩夢 —— 中亞、高加索中國化?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部分前加盟共和國的影響力猶在,更視中亞及外高加索地區為其勢力範圍。然而,歐亞民族及宗教研事專家、前美國國務院蘇聯民族事務特別顧問 Paul Goble,日前在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撰文提到,莫斯科現時日益擔心北京會利用其軟實力,驅使中亞及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所在的外高加索地區出現「中國化」(Sinicization)。
塔吉克:中國未來海外軍事基地選址?
中國近年大力擴充軍備,矢志挑戰美國軍事霸主的地位。今年 9 月,美國推出的「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又稱「中國軍力報告」就指出,中國可能會在多個國家設立海外軍事基地,例如巴基斯坦、塞舌爾、坦桑尼亞等。與其他國家比較,中亞國家塔吉克出現次數多達 17 次,佔報告篇幅最多。
高官們張弛「有度」的「言論自由」
極權時期,所有言論均受監控,必需經過審查,反而知道言論的限制在何處。約 4 年前,前蘇聯國家烏茲別克首位總統、強人卡里莫夫逝世,逾 25 年的獨裁統治也因此結束。在新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帶領下,該國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在 2019 年獲雜誌「經濟學人」評為「年度國家」。但新政權雖著意於進步,言論自由的界線卻曖昧不明,令公眾人物不清楚自己所說的話,何時會觸及政權神經。
後武肺全球排華浪潮:中亞篇
一場武漢肺炎,點燃了世界各地的排華浪潮,除了歐美和澳洲等地,也包括中國多年來的戰略盟友如贊比亞。毗連中國西北部的中亞諸國,一直是中共積極拉攏的對象,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夥伴,然而這片地區,也正醞釀新一波排華浪潮。
「一帶一路」哈薩克 —— 運「空貨櫃」就能走向成功?
與哈薩克接壤的中國霍爾果斯口岸,位於新疆伊犁州。2015 年,霍爾果斯口岸獲定位為「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中國希望以此為門戶,將本國貨物帶到哈薩克列車,再運送至千里之外的歐洲,擴大「一帶一路」的歐亞陸上貿易規模。但在當地投入各種建設,是否真具促進貿易的作用,抑或惹來猜疑?
維吾爾族遭壓制,世界穆斯林領袖可有伸出援手?
英國廣播公司記者上月獲中國批准,進入新疆「培訓學校」採訪。記者當時質疑,官方所謂轉化極端思想學校,只是一座又一座監獄。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遍佈世界各地,一方有難,其他穆斯林兄弟理應群起支援。然而,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教授 Azeem Ibrahim,在雜誌「外交政策」發表評論質疑,其他伊斯蘭教或穆斯林人口為主的國家領袖,在中國面前,沒有為維吾爾人所遭待遇伸出援手。
新年新視野:下波恐襲浪潮來自前蘇聯?
每逢提到恐怖主義,很多人自然聯想到中東。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Vera Mironova 卻在「外交政策」雜誌撰文提醒,其實近年愈來愈多恐襲由前蘇聯的極端伊斯蘭分子操刀,包括中亞及高加索地區,但我們的國際視野卻落後於形勢。
「前蘇聯國家」是不合時宜的政治標籤?
烏克蘭新聞工作者 Maxim Eristavi 評論指,蘇聯解體已將近 30 年,國際傳媒依然常用「前蘇聯國家」的刻板標籤是不合時宜;有國際關係學者和議指,這些國家面貌多樣,獨立後發展軌跡迥異,作為世界公民,有必要以多元角度重新認識地球的這些角落。
原人:沒有選舉的變天 烏茲別克的通識題
香港變天,一場選舉團結港人,為了投票,排隊至凌晨二時半。選舉後,有人吃午餐肉,也有寫大字慶祝,不論如何,香港有點不同。遠在中亞的烏茲別克也發生大事,自蘇聯倒台後,獨裁 25 年的總統卡里莫夫病逝,享年 78 歲。烏茲別克跟香港的關係是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