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合力,讓古典音樂再成潮流

A+A-
英國廣播公司(BBC)去年的逍遙音樂會(The Proms)首次加入電子遊戲主題,由皇家愛樂樂團演奏電玩史上一些最受歡迎樂曲。 圖片來源: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高尚而沉悶」的古典音樂,以往令不少年青人敬而遠之。但上月有民調顯示,74% 的 25 歲以下英國居民傾向在聖誕節聆聽管弦樂;TikTok 上話題標籤 #classictok 的影片錄得近 5.4 億觀看次數;風靡全球的韓劇「魷魚遊戲」亦起用大量經典曲目。年輕的古典音樂家更是積極尋求新方式,一改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

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為青年音樂人提供空間,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展示古典音樂、相關歷史及箇中樂趣。27 歲的法國小提琴家 Esther Abrami 坦言:「我參加過幾場演奏會,發現觀眾類型單一。」她遂效法少數同業,利用 IG 拓展受眾。「突然世界各地的人都來聽我的琴聲,並說看我拉琴會讓他們活得更好。」現有逾 25 萬名追隨者的她表示:「我希望接觸各種人並建立橋樑,讓他們明白這種音樂真可打動你。」

古典音樂複雜而深刻,可能要花一些時間才能理解。然而,一旦你理解了,它就會很棒。

美國非裔男中音 Babatunde Akinboboye 在這方面更加成功,自從熱愛嘻哈音樂的他在 Facebook 發佈自拍影片,分享於歌手 Kendrick Lamar 之歌 Humble 的旋律上,唱出歌劇「西維亞理髮師」中名曲 Largo al factotum 後,讓其自創的「嘻哈歌劇」(hip-hopera)類型一夜成名,現於 TikTok 吸引近 70 萬追隨者。「我聽嘻哈長大,但仍能與歌劇建立關係,這引起人們共鳴。」他還透露:

幾乎每天我都會收到訊息,表示「今天是我人生第一次來看歌劇」。 我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我、這個讓他們感到舒服或熟悉的人。

不少表演者亦熱衷於融合古典和其他音樂類型。譬如 React to the K 這個 YouTube 頻道,便常有古典音樂家重新演繹 K-pop 歌曲;作曲家 Kris Bowers 為知名影集「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Bridgerton配樂時,亦對多首現代流行歌曲進行管弦樂改編;英國鋼琴演奏家 Harriet Stubbs 的首張專輯與搖滾樂歌手 Marianne Faithfull 合作,留家抗疫期間舉行的音樂會更曾彈奏經典流行曲 All By Myself。她直言:

我為聽眾選了這首具諷刺意味的歌曲。而那些認為自己不喜歡古典音樂的人,每天都會因著音樂的力量而回來。

32 歲的波蘭男高音兼霹靂舞者 Jakub Józef Orliński 甚至跨界發展,前年為其演繹的「聖母悼歌」(Stabat Mater)拍攝 21 分鐘長片,獲「紐約時報」評為「如同波蘭版『人在江湖』(The Sopranos)」,去年他再於韓德爾清唱劇 Theodora 飾演 Didymus,以珠片連衣裙跳鋼管舞,最近還為電視遊戲錄製巴洛克風格的歌曲,並隨著元宇宙發展而會有更多合作。

Orliński 認為,古典音樂已經「趨近時髦」。「去看歌劇、了解一些事情,令人感覺很有型,是因為有很多年青音樂家提供最高水平的音樂,同時讓音樂變得非常有趣。」他觀察到,人們重新關注歌劇歌手 Maria Callas 和歌唱家巴伐洛堤(Pavarotti),或是「像(鋼琴家)王羽佳等人」的演奏會門票熱賣,都是古典音樂的好兆頭。「要像其他音樂類型般成長,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正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