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假期請讓小孩發呆

A+A-

暑假將至,家長已密鑼緊鼓編排小朋友的「暑假時間表」,務求他們在上學時不會輸給鄰座的小明。在家長眼裡,他們是在為小朋友度身訂造最貼心的人生道路,然而心理學家和兒童發展學家卻持不同意見。專家認為,家長安排過多活動會適得其反,抑壓孩子發掘興趣、發展創意;家長應讓小朋友放空一下。

讓子女把握假期機會,上精讀班、學樂器、學游水,不是件好事嗎?東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教育學系的 Teresa Belton 博士不同意。她認為,兒童需要能夠發呆的沉悶時間,讓他們發展創造力;家長強求子女不斷學習,只會抹殺他們的創意。

Belton 指出,兒童在獨處、發呆時,會主動接觸新事物,自行找樂趣,例如與平日不會聊天的人說話,學習焗蛋糕等。在過程中,他們會觀察、反思,繼而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沉悶本身不是罪惡,反而有益,只是現代社會視「無所事事」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認為人被工作堆滿才是常態。

有片刻寧靜、發呆的時間十分重要,這不但有利兒童心智發展,甚至能影響世界。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在他坐在樹下憩息,看見蘋果掉下時靈機一觸想到的。有說法指,愛因斯坦也是在發了一場白日夢後,才思考出「相對論」

研究教育的兒童心理學家 Lyn Fry 反思家長的身位,指出讓子女放空的重要性:「家長的職責就是扶助子女,讓他們能在社會中獨當一面。」「如家長耗盡精力填滿子女的休息時間,那麼子女永不能學會自娛,在空餘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Fry 建議,家長應和子女一同列出所有假期時想做的事,可以是玩卡牌遊戲、閱讀、踩單車,又或煮一頓大餐,學習拍攝技巧等。當子女悶悶不樂時,家長就可以叫他們查看清單,逐項試試,尋找自己興趣所在。悶,是使兒童變得獨立的方法。

有為子女補讀六、七個興趣班的家長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表示:「小朋友不懂得辛苦不辛苦,感覺只是我們大人覺得辛苦」,也許她可參考一下專家的說法,在接下來的暑假中讓小朋友放空,自行探索內心和世界。如果小朋友漸漸成長,不再依賴父母,那麼屆時不就是「小朋友不辛苦,大人也不辛苦」的雙贏局面嗎?

圖片來源:無線新聞截圖。
圖片來源:無綫新聞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