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出自人類之手,人的我執我見,不論有意或無心,原來也灌注其中。當人工智能的功能更強,用途更廣,如不重新思考人心,人工智能對於其身為創造者的人類,實在福禍難料。或許,當人類希望創造善良的人工智能,首先要修行自心,成為人工智能的善知識。
佛學
|共18篇|
劍獅子丸:佛工智能 —— 效率與四無量心
由價值編程至自我價值建構,從佛學角度是思考如何在當中培植或培育仁慈。但仁善跟效率不同,並不能簡單轉化為行動原則,再且對於看重本意的佛家而言,跟從已定的編程原則,與自我生成的仁善,絕非一樣。前者只反映了工程師的本願,後者才是人工智能的自發所得,那才是人工智能的業。
劍獅子丸:佛工智能 —— 問世間情為何物
佛家認為世間萬物並非獨立存在,萬物相連,集因果之大成。這提醒人類先不要以造物者自居,而引伸的問題是,除了人類的一雙手,要成就人類夢想中的人工智能還欠甚麼?
劍獅子丸:佛工智能 —— 如何一雙腳,惹盡塵埃
佛教中的人生、證悟及輪迴,可被視之為一趟旅程,旅者在途上必須具備感知、感受及意識,一雙腳惹盡塵埃,才能真正的認識自我,開展追求無我的途程,心識活動在生活中非常重要,而此一過程為修持證悟的基石。
劍獅子丸:佛工智能 —— 如果人工智能要輪迴?
強人工智能要成功模仿人類思維,就要深入透徹了解模仿對象 —— 人。這致使「何為人」此題目,在各領域也被翻叮加熱,人之所以為人這老問題又再次流行起來。老問題自然已有無數的答案參考,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對於人的意識有著二千多年的研究,如果嘗試從佛學角度出發,會有怎樣的答案?
劍獅子丸:佛工智能 ——「完善」人才能「完善」人工智能
星球大戰中的 C-3PO 曾經講過他自己有時也不明白人類的行為,其實當人類開始發展人工智能,便發現必須對人類此物種了解不足,然後再發覺原來古老宗教對人的心靈運作認識超前,佛學便是其中之一。
一行禪師的最後一課:如何面對死亡?
佛學大師一行禪師日前圓寂,享年 95 歲。他曾經以畢生努力把正念修習引介到西方,即使中風不便於行,但禪師在人生最後幾年,依然沒有「佛系」地坐以待斃,反而盡自己所能享受餘生,繼續正念修習,並向弟子留下發人深省的遺言。
探索佛學:輪迴轉世的政治哲學
提到佛學,很多都市人或會即時想起禪修、正念療法等概念。佛學經過現代化,甚至商業化改造,已經不單是一種宗教信仰,更加被包裝成健康、時尚的生活態度。普林斯頓大學講師 Avram Alpert 就在學術網站 Aeon 撰文,希望大眾能夠重新反思一個古老、看似不符合現代科學的概念「轉世」(Reincarnation),以及其背後的政治哲學含義。
日本如何將環保與傳統思想結合?
提起環保,不外乎是環保袋、不銹鋼飲管、飯盒等替代品。但市面上充斥用完即棄包裝的產品,個人成效似乎微乎其微。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辦法嗎?日本就有提倡「勿體無(勿体無い)」的文化,用尊敬的心認識資源的價值,從而達到零浪費的真諦。
陶傑:掛起一盞燈
因為禪宗的世俗和普及,每一個日本公民,成人禮之後,走進社會,都意識到身為個體,必須展現以小我的隱忍,成就大我的和諧。但日本政府永遠不須要將「建構和諧社會」這句口號,掛在嘴邊,也不須叫喊為實現一個全民的「東瀛夢」而努力。
陶傑:黑衣的人潮,青苔的侘寂
國際傳媒高空拍攝,走上街頭的一條巨大的流川。但剔除了憤怒,何嘗這不是香港一片人人心中都長滿了的苔蘚?
持久戰的實用心法:如何不被絕望擊垮?
眼見所有抗爭都徒勞無功,抗爭者要如何能夠不被絕望情緒拖垮?著名越南僧侶一行禪師曾經引導學生投身社運,學生卻飽受拘捕入獄、綁架謀殺、越戰戰火的威脅。究竟正念修行如何幫助學生渡過苦厄,不被悲傷、恐懼、絕望、憤怒情緒拖垮,持續為公義奉獻?
美國人變得佛系的趨勢,與心理健康有關?
近來流行說「佛系」,但有多少人真的能夠以佛系的態度應對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人際交往、職場工作、家頭細務等,無一不向我們施加壓力。為應付生活帶來的心靈苦難,愈來愈多美國人轉投佛教懷抱,大西洋雜誌最近就有文章報道這個現象。
陶傑:「饒學」是甚麼?
大師饒宗頤逝世,最好的懷念,是在開辦「饒學」,梳研饒先生一生的學問體系。「饒宗頤大系」的特徵,用他自己的一句話:「我的天地,有中國的,有印度的,還有西亞的。近東、遠東,合起來一起做的,而非只是一方天地。」
陶傑:世上本來沒有路
今日香港,戾氣濁重。美國據說也出了一個狂人總統,致使「政治正確」與極右的新納粹主義兩雙對抗。兵凶戰危之際,莫過於行慈法願行善之心,並把那一點清醒和慈悲,向你周圍的人宣播。如此則不但個人可趨吉避凶,像魯迅說的: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陶傑:以「願」抗「業」
一場颱風將澳門的「一國兩制,推行良好」吹襲現形。據說中國的現代化可以不必引入西方的普世價值,只須「基建硬件」做得好。澳門政府和澳門人,在自主權交還中國之後,乖順聽話,而且據說「發展一日千里」,吸引美國拉斯維加斯投標賭牌,變為東方現代化賭城。但怎會一場颱風,「東方蒙地卡羅」慘淪為所謂「東方威尼斯」,除了浮在水面上的建築,澳門的「建築美學」與威尼斯其實沒有得比?
陶傑:佛學即人生基本法
香港新界有慈山寺由李嘉誠先生捐助。不但為眾生開闢一靜思的所在,慈山寺的主人在繁囂的工作之外,譬如佛誕,也入寺潛修。為甚麼做人要懂一點佛家的智慧?因為佛學博大無邊,接通了世間所有的知識提煉的道理。
陶傑:淺白佛學生活
不一定個個都要做和尚,但 21 世紀做一個世界公民,卻不能不認識一點生活的佛學。不要被佛教的經文詞彙嚇倒。佛學其實很淺白,生活的智慧,也與古今中外許多聖賢之士的觀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