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變得佛系的趨勢,與心理健康有關?

A+A-
美國那洛巴大學學生在社群日舉行的禪修活動。 圖片來源:RJ Sangosti/MediaNews Group/The Denver Post via Getty Images

近來流行說「佛系」,但有多少人真的能夠以佛系的態度應對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人際交往、職場工作、家頭細務等,無一不向我們施加壓力。為應付生活帶來的心靈苦難,愈來愈多美國人轉投佛教懷抱,大西洋雜誌最近就有文章報道這個現象。

儘管沒有準確數字告訴我們佛學在西方有多受歡迎,但近年的確可見「大佛崛起」的足跡。在 2017 年,Robert Wright 撰寫的 Why Buddhism Is True 成為當時的暢銷書籍;另外,還多了不少佛教的廣播頻道,內容從禪修到個人心靈都有。研究發現,平均每 10 個便有 4 個成人每週都會進行禪修。在美國不同地區,例如田納西州的諾克斯維爾市、俄亥俄州的湖木市,都有新開的佛教禪修中心。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用心生活中心(Center for Mindful Living)的負責人 Hugh Byrne 形容,當地的禪修團體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透過禪修治療心靈苦痛

佛教這個歷史悠久的宗教,現在能夠如此貼近美國群眾,主要與其心靈健康範疇有關。人們發現佛教能夠幫助他們應付現代生活的束縛和打擊,例如職場上的爾虞我詐、無止境的加班等,都令人們壓力無比巨大。而禪修通過叫人們打坐、認識和了解世間萬物沒有事情永垂不朽,能為人們提供心靈治療。

佛教四諦第一諦便是「苦諦」,説的是人一生充滿了苦痛。一些西方佛教徒對其詮釋,是接受心靈的苦痛比緩和苦痛更好,例如 24 歲的 Daniel Sanchez 便説:「佛教承認苦痛無可避免,所以我不會關注如何避開它們,而是學習如何處理。」他除了每天的早晚都會進行冥想,還會閲讀「金剛經」和「心經」、聆聽禪學講座。

撰文記者 Olga Khazan 親身參與禪修課程,發現參加的人有老有幼,只有少數從小便是佛教徒。參與者告訴 Khazan,之所以出席課程,是因為連主日崇拜也解決不了他們的心靈問題,雖然還有心理治療這個途徑,但相比之下,課程只需要 12 美元。

其中一位年約 40,只願匿名受訪的先生表示,自己雖然事業有成,但同時犧牲了婚姻,亦因此很難再見自己的孩子。他去年嘗試了幾個月心理治療,然而效果未及預期,感覺只是不斷在證明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行為。但醫生推薦了兩本書,内容都談及佛學觀念,令他願意接觸更多,因此參加禪修課程。現在他感覺自己更開放,更願意對家人和朋友坦白自己的問題:「我是一個天主教徒,因此會糾結於某些宗教概念,但亦無阻我學習佛教的技巧和思想哲學。」

美國佛學的變體

美國有愈來愈多機構提供禪修課程,成為一種另類的心靈治療方法。 圖片來源:livingmindfullydc/Instagram

甚少美國人從小就是佛教徒,更多的是基督教徒或猶太教徒,但他們通常不會把佛學與這些家族包袱牽涉在一起,大多抱著自由開放的態度接觸佛教,但同時亦代表這種佛教並非非常嚴格。世俗佛教(Secular Buddhism)未必會遵循正統佛教,教義亦大相徑庭,不同的教徒會有不同的詮釋。

富蘭克林.馬歇爾學院宗教研究教授 David McMahan 表示,西方的詮釋已經和本來的佛教文化和内容有所不同,因有部分價值觀美國人不會認同。就和「自助式天主教徒」(cafeteria Catholics)一樣,他們可以被稱為「自助式佛教徒」(buffet Buddhists),他們不會接受輪迴投胎的觀念,也不會崇拜佛陀,但會挑選一些自己接受和認同的思想、方法並加以遵從,例如打坐冥想等。

禪修者 Autry Johnson 認為,世俗佛教更容易接近人們,因他們不會馬上被歸類為佛教徒,本來有宗教信仰的人亦能夠參與佛學的練習,禪修中心舉辦的活動亦強調,不需要是佛教徒也能夠參加。這種靈活度令更多美國人願意加入,試圖以此取代心理治療和服用精神科藥物。美國心理治療一來費用高昂,二來嚴重短缺人才,全國有 6 成的縣連一個心理醫生都沒有,佛學禪修無疑是另一個選擇。

因此,教導打坐冥想的導師,某程度上也像是一個心理諮詢師,有時會為學員的困境提供實用建議。中心負責人 Byrne 同時也是一位導師,他利用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幫助學員明白「無常」這佛學概念:情感和經歷,包括焦慮和痛苦,都在不斷轉變,像天氣一般,所有事到最後都會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