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

|共15篇|

呂嘉俊:如果名廚一生的代表作已成過氣……

飲食界很殘酷,不管你的創作有多前衛,即使過去你有豐功偉績,它總有過時的一天。Ferran Adrià 當年在 El Bulli 以分子料理震懾全球、René Redzepi 坐鎮的 NOMA 用採集料理開創世界先河,天才如他倆,同樣有從神台跌下來的一刻,他們是智者,明白花無百日紅,選擇在高峰期急流勇退。

呂嘉俊:是時候為分子料理翻帳

提起分子料理,大家心裡會覺得尷尬,這課題還需要討論嗎?經過時間考驗,分子料理在飲食界,早成為過氣代名詞。今天沒太多餐廳會標榜自己製作分子料理,識趣的,甚至跟它畫清界線,分子料理好像成為污名,距離我愈遠愈好,但全權否定它之前,不如了解一下,這套料理系統,到底有沒有影響我們的餐飲世界。

呂嘉俊:經典粵菜炒肚尖的兩種食法

很多朋友問我哪款炒肚尖比較好吃,我覺得兩者各有長處。若果第一次吃炒肚尖,鄭錦富版本印象較深刻,因為大大片的肚尖爽脆,口感非常獨特,只是賣相有點粗豪。如果你想吃出粵菜精細的味道,李煜霖版本會較為細緻,一顆顆肚仁有彈性,粒粒都切得小巧,而配料的組合和配搭也見工夫。

一部主婦口述歷史,記載經濟起飛前的日本家常菜

「住家菜」不只滿載回憶,亦反映了社會變遷。日本調理科學會橫跨 4 年,推出全套 16 冊的「繼承傳統 日本的家庭料理」食譜書,便結集了 1960 至 1970 年代、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前,扎根全國各地的 1,880 道家常菜式,希望讓故鄉的味道留芳百世。整個系列製作時長近 10 年,動員逾 300 名研究者,一批昭和主婦更是全書的靈魂人物。

紅眼:家政夫三田園 4 —— 豚骨湯底造假之謎

虛有其表的拉麵店師傅,其實是個行騙 30 年的空心老倌。筆者太天真,看到這一下翻轉真的晴天霹靂,對坊間拉麵突然失去信心,香港屋邨商場那些擺明車馬的偽日式麵店就算了,回想十幾年來於日本街頭吃得翹大拇指的拉麵小店,會不會都充斥著這種造假手法呢?

紅眼:「昨日的美食」—— 後青春期食物與愛情

絕對是因為去年「大叔的愛」紅遍日本,各種大叔在今季日劇突然雨後春筍般湧現。不過,本季話題之最,還是顏值先行,首推西島俊秀和內野聖陽的「昨日的美食」。大叔(與美食)的愛,同居屋簷下,無事小風波,卻引導觀眾細味兩位中年同志的生活哲學,一邊談情,一邊談食。同志、同居,但不同性格的兩個男人,同偕到老,除了講緣份和運氣,還需要在更多瑣碎的生活課題花功夫。

如何活化老人區,成為日本最美麗、最環保的村莊?

在日本四國德島縣的群山之中,藏了一處名為上勝町的「桃花源」。上勝町人口不過 1,700 ,逾半是老人家。但是,千萬不要以為這處僅為長者安享晚年的清幽之地,其實,上勝町近年屢獲國內外傳媒採訪報道,名聲日隆。所為何事?上勝町不但是長者把「樹葉」點石成金的黃金鄉,更是全日本首個最接近零廢物的環保地帶。

味噌湯,日本人開始放棄了

日本人的飯桌上,味噌湯曾是理所當然的存在。然而,這都已成過去。年青人正與味噌湯漸行漸遠,特別是關西地區,自稱一周喝不到一次的年輕男女,在大阪絕非少數。官方統計亦顯示,全國家庭的味噌購買量,近年每況愈下。這種傳統家常料理,何以淡出他們的一日三餐?

醬油變脆片零食?「龜甲萬」百年創新不墜的秘密

醬油是亞洲廚房中不可或缺的傳統佐料,這個中華料理的永恆配角,竟然變成新世代的零食?堪稱日本食品業國寶的醬油製造商龜甲萬(kikkoman),今年 2 月推出全新產品「Saku Saku Shoyu(サクサク しょうゆ)」,將傳統醍醐味醬油混合蒜頭、洋蔥等配料,經過冷凍乾燥過程,製成薄片狀。這個全新的醬油脆片產品上市僅 2 個月,已達到年銷售目標的一半。

日本對人有益無害的「假食品」工業

假蛋假米假髮菜,中國的假食品工業世界知名,人人聞風喪膽。想不到在日本也有總值幾十億日元的「假食品」工業,而且對人有益無害?這裡的「假食品」其實是指日本人製作的「料理模型」(日語:食品サンプル)。以肉眼看,模型根本與實物相差無幾,仿真度極高,故此,這些模型不只是兒童玩具、和風食店外常見的陳列品,稱為藝術品也毫不誇張。

李明熙、Kimberlogic:九州玩樂 品嘗流水素麵

九州之旅最後一站來到福岡,打開旅遊地圖,第一樣引我注目的就是競艇場,剛好當天有比賽。入場費 100 円,活動大廳有美少女載歌載舞,包圍的都是老頭子。走出外面草坪,有幾輛流動美食車,以為氣氛會像日本馬場一樣,有大人小孩蹦蹦跳跳的嘉年華會,但只有名副其實水靜鵝飛的競艇池。

漬物誌(上):祭神供品 日本御新香

說起日本,手信有各式藥妝零食和菓子,料理有刺身壽司拉麵,無論如何就是輪不到作為配菜的日本漬物。當同為醃製品的泡菜已經躍升成韓國的代名詞,日本漬物仍是小角色。雖是綠葉,漬物在日本的起源原來可追溯到史前時代,發酵學者小泉武夫所著的「令人大開眼界的世界漬物史:美味.珍味.怪味的舌尖歷險記」就詳述了這個以文化和歷史孕育的配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