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人有益無害的「假食品」工業

A+A-

假蛋假米假髮菜,中國的假食品工業世界知名,人人聞風喪膽。想不到在日本也有總值幾十億日元的「假食品」工業,而且對人有益無害?這裡的「假食品」其實是指日本人製作的「料理模型」(日語:食品サンプル)。以肉眼看,模型根本與實物相差無幾,仿真度極高,故此,這些模型不只是兒童玩具、和風食店外常見的陳列品,稱為藝術品也毫不誇張。

料理模型產業的興起

料理模型已在日本流行近百年之久,不管是快餐店還是咖啡廳,日本食店都會購置模型,陳列於店外飾櫃,吸引食客。有這樣龐大的市場需要,自然也有龐大的生產業鏈。

「經濟學人」報道,現時全日本的料理模型製造業由 1932 年成立的岩崎株式会社統領,坐擁 5 分之 4 的市場佔有率。公司負責人岩崎兄弟分工合作,各自管理日本東西兩方的銷售業務。兄弟二人如魚得水,全年總共賺取超過 50 億日元(約 3.5 億港元)利潤。岩崎兄弟表示,在日本,他們幾乎沒有競爭對手,輕易地壟斷市場。比起岩崎株式会社次一級的模型製作公司所賺取的利潤是前者的 10 分 1。

岩崎株式会社憑造料理模型發跡的故事相當有趣,是巧合,也是時局促成。1932 年,岩崎兄弟的祖父不小心令蠟油滴到榻榻米上,然後他參照妻子煎的奄列以蠟油製作了模型——結果,就開設了岩崎製作所(岩崎株式会社前身)。製作所開設的時間正值洋食傳入日本,平民開始時興出外共進晚餐的年代,洋食店需要這些料理模型簡單直接地向日本人解釋菜單,故此料理模型需求便大幅上升。另外,由於和食店的入口在當時正由暖簾改為木門,無法單從外方窺看食店賣甚麼食物,所以增加了料理模型的需求。

由岩崎公司製作的料理模型,難辨真假。

模型的製作方式和挑戰

最初,製作料理模型的原材料主要為蠟。但由於蠟易變型,亦容易褪色,模型逐漸改以特別耐用的聚氯乙烯(PVC)製作。動手前,模型製作師會先到食店觀察,細看食品模樣、為食品拍照並就其質感顏色特徵寫低筆記,以確保模型與實物相符。在工廠,製作師會將 PVC 倒進預備好的模具,烘焗後再手繪填色,逐步「煮成」假食品。

製作流程如此,聽上來簡單,但實際上,要造出難辨真假的料理模型,關鍵在於如何調配出適合的液體 PVC。岩崎兄弟能夠稱霸料理模型製造,也是全賴其屬「商業秘密」、在 10 多年前發明的 PVC 配方。有了好的材料,當然也要有出色的廚師才能烹調佳餚。在眾多款式中,製作師指,生的食物和魚最難模仿,換句話說,壽司模型是最難製作的,除了魚生,米飯亦需逐粒揉成粘合。

雖然料理模型在日本流行多年,但此製作行業正因科技發展而日漸萎縮。年輕人會上網看食評,餐廳也開始轉用電子菜單,料理模型的重要性已今非昔比。有見於此,模型製作公司亦打算另謀出路,轉而朝製作旅遊手信等方向發展。不過,當料理模型已成日本傳統手藝、文化象徵,相信這行業在將來難以輕易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