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賽協以「Everybody Rows」為口號,以推廣跨越年齡、界別和傷健界限,享受室內賽艇運動。賽事更邀得數位田徑的港隊精英運動員,跟賽協主席吳江泓一起與殘疾運動員,攜手角逐共融盃項目。這樣的「跨界」合作,除了增加賽事可觀性,也吸引到更多傳媒目光,更將賽艇運動帶到不同的運動圈子。
比賽
|共51篇|
曾詩敏:「紅軍」新三叉戟漸漸成形
今場 3 位球員攻入兩球,當中沙拿對上 6 次跟曼聯交手都得以攻破對方,今次入波更讓他超越另一利物浦傳奇科拿,成為球隊英超史上入球王。同時沙拿,以及同樣貢獻兩入球的加普、紐尼斯的「紅軍」新三叉戟漸漸成形。
【Soul Monday】無懼孤軍作戰,出戰一人啦啦隊
試想一下,你為即將舉行的啦啦隊比賽苦練多時,但其他隊友因為私人理由而退出,教練說行程既已安排,你想到現場觀賽,抑或留在家中罷了?Katrina Kohel 這名美國少女卻選了第三項:照樣參賽。一個人踏上偌大的軟墊,拿著啦啦球賣力跳躍,她的勇氣、堅持和熱情,感染了全場觀眾。
曾詩敏:卡里奧斯 —— 哪有永恆的贏家或輸家?
有人分析當年卡里奧斯在利物浦的機會來得太早,他當時太年輕。這些又有誰說得準?足球教練和球員的訪問中,常道:「在足球的世界,你永不會知道將來發生甚麼事。」的確,運動場上,哪有永恆的贏家或輸家?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未到最後也難定得失。
曾詩敏:從板球運動追尋性別平等
在體育界,我們愈來愈多機會聽到或提倡所謂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的概念。當然,距離圓滿尚有遙遙之路,亦有許多商榷空間。然而,能夠持續有所行動或討論,也是進步的機會。
曾詩敏:馬拉松跑道上的故事
今屆馬拉松賽事天氣潮濕,不論跑步或工作都不容易。一個賽事或活動,可以有很多討論點,但就個人而言,每個人的經歷都交織出整幅大故事。人生就是一條跑道吧!我們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運動員。
曾詩敏:球迷齊賀歲 —— 大球場戲碼初一上演
這場年初一賀歲波,沒有外隊獻技,但有本地球隊的球員賣力爭標。不論是當日「壽星仔」、傑志青訓產品顏卓彬獲派正選上陣,磨練成大器,得以冠軍慶生綻放喜悅;或是東方門將、鐵漢葉鴻輝失落錦標,贏得最有價值球員獎也難忍男兒淚;還是其他的畫面,激情和感性都為這個年初一點綴。
曾詩敏:由職業拳擊走到業餘拳擊的拳手
好一段時間沒有在香港觀看比較大規模的拳擊比賽了。月初,UEF 終極激鬥 2023(香港站)在修頓場館上演,8 位香港拳手對戰來自蒙古及尼泊爾的對手,當中有大家比較熟悉的曹星如(Rex)和潘啟情(Raymond)披起港隊戰衣。
曾詩敏:2023 年,繼續以體育看世界
踏入 2023 年,先祝大家平安順心,行得走得,繼續一起以運動感受世界!如果用體育算時間,實在是日月如梭,世界盃、奧運、亞運 4 年一度,更別說 2 年一次,或每年都有的活動及比賽。又如果以新星冒起和運動員退役的時間點去看,每個時代的開始與終結,總是來得比我們意想不到,歲月的巨輪轉得令人感慨。
方俊傑:夢幻對決
一心想看夢幻對決的話,今屆肯定心滿意足。4 場 8 強賽次,克羅地亞對巴西,摩洛哥對葡萄牙,似乎也分到明顯的上風與下風,但荷蘭對阿根廷、英格蘭對法國,勢均力敵。假設葡萄牙順利出線,無論對手是英格蘭,還是法國,也肯定在決賽有一席位屬於歐洲代表。
球迷太緊張興奮,可能會傷身?
今年世界盃摩洛哥 2 比 0 擊敗比利時後,在荷蘭的摩洛哥球迷大肆慶祝,但其後球迷行為開始失控;另一邊廂,布魯塞爾亦有球迷上街,最終演變成騷亂。隊伍在比賽中得勝或慘敗,均足以掀動支持者的情緒,研究更發現,賽事甚至會影響體育迷的身體狀況。
方俊傑:怪罪卡塔爾還是怪罪法國
世界盃決賽週揭幕戰,卡塔爾主場迎戰厄瓜多爾。牌面弱,零球星,實際戰況也像預期般沉悶。要不是一開場來一個 VAR 爭議,恐怕更加平淡。
曾詩敏:本地球隊的里程碑 —— 旱地冰球比賽首次在修頓場館上演
由於我們的運動在香港仍是積極發展中的非主流運動,故以往不少比賽在場地所限下,需要於室外場舉行,而非如大型或較正統的賽事般在室內上演,所以今次我們球隊 Hong Kong Kiddos Floorball 首次主辦賽事便殺入修頓,真的算是頗大膽的突破。
曾詩敏: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 盡興的球迷
當日筆者在觀戰,聽到主場球迷在香港隊跑出來的那刻,以及激戰時,大叫「Hong Kong、Hong Kong」的打氣聲,嘩,真的,感覺返晒嚟。這種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的獨特氣氛,帶動了現場,也一直震撼著香港球員,是他們的最強動力之一。
曾詩敏:一浪接一浪的精彩賽事
11 月 4 至 6 日,我們久違了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要回歸了。這項屬於 M 品牌活動的體壇盛事,主場寵兒香港隊以往幾屆均為外圍賽參賽隊伍,要爭奪世界系列賽資格,又往往只差一點點,跟資格有緣無分。惟今次賽事不設外圍賽,港隊獲外卡身份參賽,得以與同組幾支強敵澳洲、紐西蘭、薩摩亞交鋒。
曾詩敏:維港渡海泳 —— 將運動融入城市
運動向來都是感受一個城市最美的其中一扇窗。能夠將運動融入城市,再從運動去看一些城市風貌,總是格外有趣。最近看到我們的維港在迸發著不少活力與可能。
曾詩敏: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 —— 香港與國際體壇的連結
一連 4 天的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有沒有哪一個位觸動了你?4 天賽事,8 位球星,多重意義。
曾詩敏:香港體育市場再熱鬧起來,為體育人「解渴」
不過真的,像在之前的文章所言,最近體育的市場開始再熱鬧起來,筆者擔任司儀好,參與不同活動或企劃也好,確實感受到香港體育人的「飢渴」,還有興奮。我們真的是時候再起步了,香港需要這支強心針。
贏在起跑線 —— 反應太快也是錯?
賽跑、跨欄講求快,但起跑太快就變成犯規。世界田徑聯會(World Athletics)將槍響 0.1 秒內起跑定為「過早起跑」,視之為「起跑犯規」,理據是人類無法在 0.1 秒內作反應。不過從科學角度而言,真的沒有人可以快過 0.1 秒起跑嗎?
國際象棋賽作弊掀熱議,但 AI 比你想像中更深入棋盤⋯⋯
世事總是充滿奇蹟,2020 年才取得特級大師(Grandmaster,GM)稱號、現年 19 歲的美國棋手尼曼(Hans Niemann),本月竟在辛克菲爾德盃(Sinquefield Cup)跟來自挪威的 5 次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爾森(Magnus Carlsen)對奕中取勝。本週一執黑子的卡爾森,在另一場與尼曼對奕的賽事中走一步即主動棄權,更燃起關於對尼曼作弊的指控。儘管事實未明,但在今天,AI 早已徹底改變國際象棋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