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

|共58篇|

中國女足曾經輝煌,何以後勁不繼?

中國女足 8 次參加女子世界盃,今屆首次在小組賽出局,主教練水青霞承認球隊與歐洲對手之間差距「巨大」。有政策支持,中國隊曾是一支勁旅,成績最好的一次是 1999 年打入決賽。為何女足後勁不繼、差距愈來愈大?看看分組賽以 1:6 大勝中國的英格蘭,或可參考一二。

曾詩敏:溫布頓公開賽 ——「歷史」與「當今」共存

來到年中這個時候,網球四大滿貫輪到英國的溫布頓。這項被稱為歷史最悠久的大滿貫賽事,向來跟「歷史」、「傳統」和「優雅」等字扯上關係。隨著比賽拉開戰幔,最近賽事的宣傳、媒體、內容、資訊、討論⋯⋯當然也一浪接一浪,「歷史」和「當今」如何衝擊和共存,亦是頗有趣的觀察。

曾詩敏:足球真的流在他們血內

那時初出茅廬當體育記者,也許是因為我的語文背景,不久就有幸獲得出差機會,跟傑志遠赴西班牙跟進(時為「香港巴塞足球學校」)小將們當地參賽。時光荏苒,當年那些小男生如今都變了大男孩,當中有些在足球路上已經走得愈來愈高且遠。這一次又是傑志,換個角色,客串隨隊幫忙一些媒體創作和運作上的事務。

曾詩敏:跨界別的室內賽艇比賽

今年賽協以「Everybody Rows」為口號,以推廣跨越年齡、界別和傷健界限,享受室內賽艇運動。賽事更邀得數位田徑的港隊精英運動員,跟賽協主席吳江泓一起與殘疾運動員,攜手角逐共融盃項目。這樣的「跨界」合作,除了增加賽事可觀性,也吸引到更多傳媒目光,更將賽艇運動帶到不同的運動圈子。

【Soul Monday】無懼孤軍作戰,出戰一人啦啦隊

試想一下,你為即將舉行的啦啦隊比賽苦練多時,但其他隊友因為私人理由而退出,教練說行程既已安排,你想到現場觀賽,抑或留在家中罷了?Katrina Kohel 這名美國少女卻選了第三項:照樣參賽。一個人踏上偌大的軟墊,拿著啦啦球賣力跳躍,她的勇氣、堅持和熱情,感染了全場觀眾。

曾詩敏:卡里奧斯 —— 哪有永恆的贏家或輸家?

有人分析當年卡里奧斯在利物浦的機會來得太早,他當時太年輕。這些又有誰說得準?足球教練和球員的訪問中,常道:「在足球的世界,你永不會知道將來發生甚麼事。」的確,運動場上,哪有永恆的贏家或輸家?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未到最後也難定得失。

曾詩敏:球迷齊賀歲 —— 大球場戲碼初一上演

這場年初一賀歲波,沒有外隊獻技,但有本地球隊的球員賣力爭標。不論是當日「壽星仔」、傑志青訓產品顏卓彬獲派正選上陣,磨練成大器,得以冠軍慶生綻放喜悅;或是東方門將、鐵漢葉鴻輝失落錦標,贏得最有價值球員獎也難忍男兒淚;還是其他的畫面,激情和感性都為這個年初一點綴。

曾詩敏:2023 年,繼續以體育看世界

踏入 2023 年,先祝大家平安順心,行得走得,繼續一起以運動感受世界!如果用體育算時間,實在是日月如梭,世界盃、奧運、亞運 4 年一度,更別說 2 年一次,或每年都有的活動及比賽。又如果以新星冒起和運動員退役的時間點去看,每個時代的開始與終結,總是來得比我們意想不到,歲月的巨輪轉得令人感慨。

方俊傑:夢幻對決

一心想看夢幻對決的話,今屆肯定心滿意足。4 場 8 強賽次,克羅地亞對巴西,摩洛哥對葡萄牙,似乎也分到明顯的上風與下風,但荷蘭對阿根廷、英格蘭對法國,勢均力敵。假設葡萄牙順利出線,無論對手是英格蘭,還是法國,也肯定在決賽有一席位屬於歐洲代表。

球迷太緊張興奮,可能會傷身?

今年世界盃摩洛哥 2 比 0 擊敗比利時後,在荷蘭的摩洛哥球迷大肆慶祝,但其後球迷行為開始失控;另一邊廂,布魯塞爾亦有球迷上街,最終演變成騷亂。隊伍在比賽中得勝或慘敗,均足以掀動支持者的情緒,研究更發現,賽事甚至會影響體育迷的身體狀況。

曾詩敏:本地球隊的里程碑 —— 旱地冰球比賽首次在修頓場館上演

由於我們的運動在香港仍是積極發展中的非主流運動,故以往不少比賽在場地所限下,需要於室外場舉行,而非如大型或較正統的賽事般在室內上演,所以今次我們球隊 Hong Kong Kiddos Floorball 首次主辦賽事便殺入修頓,真的算是頗大膽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