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普索(Ipsos)於 2021 年 8 月 20 日至 9 月 3 日間,訪問了來自 28 個國家,共 20,513 名 74 歲或以下的成年人,以瞭解各地人民對塑膠問題的看法。
走塑
|共17篇|
繼續用膠,也可以是環保的一途?
塑膠污染是全球問題,散落在自然環境的塑膠垃圾,可在河流海洋中四處漂流。解決塑膠污染首要對付即棄塑膠產品。歐盟自 7 月 3 日起實施「即棄塑膠指令」,規定成員國禁售多種即棄塑膠。香港環保署亦推動「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或於 2025 年落實。到底在禁了即棄塑膠以後,我們有甚麼可用的替代品?
【專訪尹志文導演】即棄塑膠就是超渡不了的冤魂
不少宗教及地方文化確信萬物有靈,人類使用過的物件也有生命,就算是即用即棄的塑膠亦如是。近日維港投資與「媽媽的神奇小子」導演尹志文聯手製作的預告片「超渡樽頸位」,正是講述人類所使用的大量塑膠,久久無法分解,遺害人間五百年,猶如無法超渡的惡靈。尹導演接受訪問時直言相信世上有鬼,但鬼魂若非自己所害,就不會懼怕,不過他確實畏懼塑膠:「即棄塑膠肯定是人類的共孽,所有人都有參與去產生廢膠。」
綠色和平:郊野淪為「膠野」?溪流含微塑膠 梧桐寨最嚴重
自己郊野自己救,郊野與河流存亡的這張命運卡牌,正正掌握在我們微小的生活習慣當中,請一同走塑以換回清澈美麗的郊野風光。
綠色和平:群眾力量「揼石仔」 推動超市變遷
超市走塑可以說是革命的一步,亦可以說是還原基本步。回想從前,當即棄塑膠袋尚未普及,我們到菜市場買菜、到米舖買米,甚至到粥舖買粥,都是自備容器。為了救救地球,讓堆填區減減壓,我們必須養成走塑習慣,並繼續彰顯「揼石仔」的群眾力量,令訴求聲音聚沙成塔,繼續要求大企業實行走塑目標!
綠色和平:疫情下,仲有冇得揀走塑?
其實面對疫情,我們仍可以實踐走塑生活,同時不減抗疫力度,保障健康,也令環境更健康。讓我們為大家提供多方面的走塑小貼士,以及打破種種使用即棄塑膠的迷思。
綠色和平:為了保護海洋,你會去到幾盡?
炎夏將至,很多人都會到海邊或海上「與陽光玩遊戲」,卻很少察覺到日趨嚴重的塑膠污染問題。曾患肝癌、68 歲的羅樹源於 3 月底發起 2 日 1 夜獨木舟長征挑戰,身體力行呼籲公眾,以行動一同保護海洋「走塑」,並為綠色和平籌款。
綠色和平:走塑實錄 —— 走塑達人、食堂與社區
灣仔一間咖啡店甚至推出自備杯 10 元優惠,店長曾在不同的咖啡店工作,試過提供 2 元、3 元的優惠,但覺得反應不算大。因此,為了改變顧客的消費行為,她決定一口氣將優惠提升至 10 元,而且這提議更得到老闆的支持和響應。結果優惠推出至今,幾乎 9 成顧客都自備杯,成效斐然。
Moyashi:飲管戰爭
一間餐廳打著「減少塑膠」的旗號,不再提供飲管,而非改用其他材料的代用品,那只不過是利用「環保」的光環去節省成本,沒有解決存在的問題。小餐廳或者仍可用資金不足之類的理由推搪,但麥當勞之流的跨國財團,實在責無旁貸。飲管戰爭,是企業沒有負上應有的責任,反而將顧客推上道德抉擇的位置上。
綠色和平:走塑,由無塑食飯開始
事隔數月,全港 18 區已有超過 200 間「走塑食堂」,單單在灣仔一帶,便已有超過 30 間走塑友善的餐廳食肆。走塑食堂分為兩級,藍色代表走塑友善的二級食堂,而白色就是一級食堂,即堂食和外賣都能做到完全淘汰即棄塑膠。
飲管之後:海洋潔淨了多少?
一段拯救海龜的影片,令塑膠飲管頓成為眾矢之的,人人得而誅之。全球飲食業紛紛承諾,不再主動派發飲管,說要為環保出分力。但未見其利,便先見其害。殘障人士對著飲料不知如何是好,有些食客更與店員發生口角。不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指出,爭議背後藏著更大的問題 —— 光靠走飲管,根本不足以還地球一個乾淨的海洋。
「走塑」黑名單的新目標:派對氣球
響應全球環保減廢的「走塑」新趨勢,連鎖餐廳逐漸不再為顧客提供塑膠飲管,而下一波將被杜絕的塑膠污染產物,正是婚宴、嘉年華和節慶倒數活動中最常見的派對氣球。
綠色和平:唐寧化身環保女神 見證走塑餐廳力量
唐寧近年致力推廣環保訊息,數年前開始更成為素食者,為地球出一分力。除了茹素,她亦身體力行走塑。她最近與綠色和平合作,走訪長沙灣的走塑食堂,更自編自導自演,一手一腳包辦剪接製作短片,向市民表達「走塑一啲都唔難」的訊息。
陸仙鋒:全球向發泡膠宣戰
政府部門將於明年首季「帶頭」停用飲管及發泡膠飯盒, 然而管制或禁制即棄塑膠餐具的可行措施,卻仍處於「研究」階段。但我們不能再等了,早前強颱風「山竹」帶來的「發泡膠海」,相信大家仍歷歷在目。有人在清理災後垃圾時,竟然發現 22 年前出產的快餐店發泡膠盒,不禁令人深思:究竟地球上還有多少發泡膠和塑膠製品?它們要過幾多年才能被分解?
被指「環保」的生物塑膠,從製造時已破壞環境?
社會對減少使用塑膠製品的「走塑」運動日益關注。隨著環保之風掀起,有人以紙飲管代替膠飲管。膠袋方面,由可分解生物塑膠製成的膠袋,似乎能取代一般膠袋。但這些生物塑膠,其標榜的可分解性,真的如此環保嗎?
綠色和平:尋找走塑食堂
都市人一日三餐,難免要外出用膳,不難想像即棄塑膠消耗量有多高!不少支持走塑的市民也分享,曾要求食肆走塑膠,或自備器皿去買外賣,也不是百戰百勝。市民往往要避開繁忙時間,否則很容易招來一種「咁麻煩」的眼神。相反,去過某些小店吃一頓晚餐,全程用不著一件即棄塑膠餐具,即便冷飲也可以提供不鏽鋼飲管,甚至直接不提供飲管。這樣一頓飯吃下來,安心又安樂。但回想起來,使用可以洗滌重用的餐具,本來是最基本的事吧。
綠色和平:走得快,好世界 —— 我說的是「走塑」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凡事講求效率,不論工作玩樂都要快人一步。但在環保方面,卻提不起勁,甘願落後於人。尤其是全球熱議的塑膠污染問題,當多國政府及企業區爭相展示長遠的「走塑」大計,香港卻依舊慢條斯理,只推出一些零星的走塑小措施。香港貴為國際大城市,政府及企業均應盡世界公民的責任,加快腳步推動全城走塑。事實上,訂立全盤走塑計劃的益處多籮籮;做到走塑,就不會「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