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郊野淪為「膠野」?溪流含微塑膠 梧桐寨最嚴重

A+A-
綠色和平郊野溪流微塑膠調查的採樣地點之一,是香港的郊遊熱點 —— 大埔梧桐寨。 圖片來源:Ivan Cheung/Greenpeace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譚穎琳

位於大帽山北麓的大埔梧桐寨,擁有被譽為「香港四大自然奇景」之一的梧桐寨瀑布,由井底瀑、中瀑、主瀑和散髮瀑組成,是熱門的郊遊地點。

而在現實世界,如斯珍貴的郊遊地竟淪為「膠遊」地。陽光曬落,瀑布瀉下,河溪之中卻漂浮著看不見的塑膠顆粒。

這樣的對比絕非空想,反而真確地發生在梧桐寨,甚至更多郊野河溪之中。

疫情下,港人無法離港旅行,意外發現郊野之美,郊遊熱點一度人滿為患。 圖片來源:Kendra Koh/Greenpeace

疫情持續,郊遊行山及露營的市民增多,郊野公園垃圾量亦多得十分驚人。雖然去年因防疫需要,公園內所有燒烤及露營場地曾經關閉,但全港郊野公園仍錄得 2,316 公噸垃圾,與 2019 年的數字相若,當中更不乏塑膠垃圾。塑膠污染情況日益嚴重,我們的山野已不能承受了。

綠色和平為郊野溪流進行微塑膠調查,收集水樣本。 圖片來源:Chilam Wong/Greenpeace

綠色和平早前進行全港首個郊野溪流微塑膠調查,於今年 5 月,在 8 條天然河溪下游的靜止水域,各收集一公升的水樣本,再送到瑞典的實驗室,利用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技術進行檢測,發現半數樣本含有微塑膠。

綠色和平郊野溪流微塑膠調查。

調查發現,「膠野」地區大埔梧桐寨與大帽山大曹石澗,於今次調查的水樣本中含有數值最高的微塑膠,每公升含有 24 粒。另外上榜的還有東涌黃龍坑及潭崗飛瀑,驗出每公升 8 粒。

調查中的採樣地點,是不少露營人士及村民的取水地點。另外,位於大潭水塘集水區內的潭崗飛瀑亦驗出微塑膠,意味微塑膠或進入食水系統,威脅我們的食水安全。微塑膠含有害添加劑,其表面容易依附及積聚有毒物質。假如經食物鏈進入人體,並在體內累積,有機會影響人類的神經系統、損害免疫系統,以及干擾內分泌系統,尤以孕婦及發育中的小孩最受影響。

本應無痕的郊野,除了漂浮著看得見的塑膠垃圾,更暗藏看不見的微塑膠。 圖片來源:Chilam Wong/Greenpeace

郊野中清澈的溪流是我們珍貴的寶藏,卻無聲無息被微塑膠入侵,實是自然環境向人類發出的「SOS」。郊野溪流位於水循環系統的前端,這個位置受微塑膠污染,除了直接影響動植物的生長,亦反映城市河流及海洋的塑膠污染或更嚴重。

如此美麗的香港郊野,期望你我一同源頭減廢,守護郊野。 圖片來源:Chilam Wong/Greenpeace

而今次驗出的微塑膠主要為聚丙烯,亦稱為「PP」、「5 號膠」,正是充斥我們日常生活的塑膠。「PP 膠」常見於即棄塑膠包裝、外賣盒及即棄餐具。在是次調查中發現這種成份,代表郊野的微塑膠有機會來自即棄塑膠,而且為數不少。

要停止微塑膠的蔓延,我們必須做到源頭減廢,首先要靠大企業以身作則,例如各大超市不少貨物的無謂包裝,都是「膠野」的幫兇。綠色和平希望各企業可站起來,攜手向塑膠說不,超市應立刻減少無謂包裝,並提供裸買補充站,還消費者無塑購物的選擇,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

企業如超市應減少無謂包裝,並提供無塑購物選擇予消費者,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

企業推行無塑購物,亦需得到消費者配合。市民應拒絕購買使用無謂包裝的貨品,於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改用自備餐具、飯盒、水樽等,亦可到裸買店購物,自選所需的產品份量之餘,同時推動無塑購物。山系男女孩們,在行山或露營時應攜帶可重用物資,並在落山時帶走自己的垃圾,杜絕微塑膠流入河流的機會。

自己郊野自己救,郊野與河流存亡的這張命運卡牌,正正掌握在我們微小的生活習慣當中,請一同走塑以換回清澈美麗的郊野風光。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