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陳可淳
還記得小時候經常跟媽媽到街市買菜,可是近年超市已漸漸取代街市的地位,愈來愈多人習慣去超級市場買菜。超市買菜的確簡單方便,卻非常不環保,簡單至買幾個番茄、幾棵菜心,都是大包小包的預先塑膠包裝。回到家中將食物拆開,好像包裝垃圾比食材還要多。超市食物的無謂包裝已成常態。在環保團體和公眾壓力催促下,百佳超級市場的母公司屈臣氏集團終於定下了 10 年內減塑的目標,到底他們做得足不足夠?就讓我們一起看清楚。
綠色和平於 2020 年公佈了全港首份「連鎖超市走塑評級報告」,內有 7 間本地超市品牌的走塑政策調查。可惜的是,7 間超市品牌的表現全不合格。直至今年初,全靠 24,000 名市民以聯署等行動表態,要求超市卸下無謂包裝,百佳母公司屈臣氏集團終作出進一步走塑承諾,亦是全港首個訂立較全面及具體走塑措施的超市集團。

百佳提六大目標 十年內逐步減塑
1. 增加裸買補充站
- 數量增加最少 10 倍,顧客可自攜容器按量選購
2. 擴展減塑蔬果區
- 擴展至最少 50 間分店,讓市民可以裸買蔬果
3. 擴展走塑優惠
- 顧客自備餐盒,於所有沙律櫃位及最少 50% 燒味櫃位可享兩元優惠
4. 擴展環保袋共享站
- 擴展至全線分店,讓忘記自備環保袋的顧客毋須迫於無奈使用膠袋
5. 減售原生塑膠即棄品
- 淘汰最少 50% 原生塑膠的即棄用品,以可重用、紙製、回收或生物基原料代替
6. 減少膠袋用量
- 製造即棄膠袋及透明平頭袋的原生塑膠量,將分別減少 30% 及 50%
但這些走塑目標是否已夠完善?事實上仍有不少進步空間。
十年目標應更進取 「拆膠」後銷量反增

有政策確比沒有政策好,有時間表亦比沒有時間表好,不過屈臣氏集團打算以十年時間減塑,若目標定得太過保守,豈非蹉跎歲月,徒勞無功?
有見及此,綠色和平建議百佳訂立更進取的減塑目標,包括:
- 將裸買補充站拓展至糧油雜貨
- 將減塑蔬果區拓展至全港分店
- 盡早落實走塑優惠時間表
- 調配相應人手管理環保袋共享站
- 即使轉用再生塑膠,依然屬即棄產品,會製造大量垃圾,應該盡快以可重用模式取締
- 與其著眼於購物袋的塑膠使用量,不如鼓勵徹底使用環保袋
事實上,百佳推出裸裝蔬果後銷量不跌反升,由此證明,如果商家願意擔起企業責任,為環保出一分力,市民亦願意以消費來支持。
裸買只是還原生活基本步

在法國,就有超過 50 間分店的大型連鎖超市,以裸買形式出售超過 700 種食物及日用品。只要有決心,我們相信所有店舖和超市一樣可以做得到!超市走塑可以說是革命的一步,亦可以說是還原基本步。回想從前,當即棄塑膠袋尚未普及,我們到菜市場買菜、到米舖買米,甚至到粥舖買粥,都是自備容器。為了救救地球,讓堆填區減減壓,我們必須養成走塑習慣,並繼續彰顯「揼石仔」的群眾力量,令訴求聲音聚沙成塔,繼續要求大企業實行走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