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蔚澄

|共141篇|

【展覽】凝視日常的恬靜之美 ── 油畫家胡浚諺的午後五時

世間雜亂紛擾,藝術可能讓你安心?藝術家胡浚諺擅長油畫、繪畫靜物與風景,風格精細寫實,亦喜愛描繪光線的微妙變化,創作題材多以平實的日常生活為主。這次新藝潮畫廊舉行「午後五時:胡浚諺作品展」,正是展出家胡浚諺的 12 張靜物畫。此系列作品以花卉為主,午後五時的光線與家中的各種花卉,以其細膩的筆觸及柔和的色調呈現出寧靜的美,會為你帶來一絲平靜嗎?

【展覽 】在家看展覽 ── Zaha Hadid Architects 的城市境築

疫情持續,即使想外出看展覽,場地也未必開放,安在家中有辦法看展覽嗎?近日的 HKDI Gallery 年度旗艦展覽「Zaha Hadid Architects:城市境築」,就是由國際著名建築事務所 Zaha Hadid Architects(ZHA)為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策劃,當中展示出多個建築模型、建築繪圖及圖解、電腦成像等裝置及展品,向大眾呈現 ZHA 因應不同環境及需求,而出現的破格創新建築設計。此外,它們亦提供虛擬展覽體驗,觀客安在家中,便可透過網絡遊走實地展覽,可說是疫情中的另一選擇。

【展覽】活著多好?風景攝影師 Kelvin Yuen 血淚汗凝結下的足跡

本地攝影師袁斯樂(Kelvin Yuen)曾奪 2020 年國際年度風景攝影師大賽全球冠軍,是首位華人及最年青的得獎者。去年年末,他把 7 年來的作品集結成首本風景藝術作品集 KELVINISM,收錄合共 118 張香港及全球五大洲拍攝的自然奇觀。想透過 Kelvin 的視角了解世間之美,可前往誠品現時展出的「作品集 X 攝影展 KELVINISM」,觀看其作品時,或許便會感受到為何風景攝影,是他願以一生追逐的事。

【展覽】別樣的作品展 ARTube 藝術超市

藝術超市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概念?藝術團體 ARTube 首次主辦藝術超市,由藝術家許開嬌及黃家銓聯手策劃,聯合 30 多位本地藝術家及創作單位,把展場構建成超級市場的場景,以玩味的方式展示多個不同風格的作品,當中包括畫作、藝術玩具、雕塑品、潮物等,由藝術品到由藝術創作轉化成的小商品,參觀者可因應自己的喜好,把藝術品帶回家欣賞及收藏。

【展覽】「咲」在冬日綻放生命之美

「咲」,這個好像日語來的?其實也有這樣的中文字,是笑的異體字。在日語中,咲讀作「saki」,代表「開花」。有甚麼花可以在冬日盛放?富德樓新藝術空間「一九九九制作所」以活潑有趣的主題「貓 show」作首展後,這個冬日帶來新展覽「咲」,與上次較為色彩繽紛的感覺,形成強烈對比。這次展覽以黑及白做主色調,簡約高雅,以花為題,邀請了一位日本及兩位本地藝術家,讓大家從冬日之花,感受藝術的美。

【展覽】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情懷 —— 趙無極新展「永歸中土」

2020 年於荷李活道成立的畫廊 VILLEPIN,由前法國總理多明尼克德維爾潘(Dominique de Villepin)及其子潘雅德(Arthur de Villepin)共同創辦,首個展覽「友誼與和解」展出他們收藏已久的趙無極作品。德維爾潘家族和趙無極多年來建立深厚情誼,這次再次展出趙無極的傳世作品,當中包括油畫、水墨畫及水彩畫等,以「趙無極:永歸中土」為題,發掘趙無極離開中國後遊歷歐美,最後以獨特的方式回歸故國之旅。

【展覽】遊走於 60 至 80 年代遊樂場的虛實之間

每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對公共遊樂場有各種回憶。香港的遊樂場設計多年來都被指單調、缺乏特色,政府立法會秘書處 2017 年的報告也形容,本地遊樂場「設計千篇一律,不免單調乏味,難以吸引兒童玩樂」。近年部分公共遊樂場已加入不少共融遊樂設施,但大家可曾想過,其實早期的本地遊樂場設計曾經大膽創新,甚具特色?

【展覽】藝術家的自我叩問之旅 —— 神話?!

藝術能夠促成自我認識,無論是創作者或觀者都可透過藝術來了解自己。美國藝術家 Paul Hunter Speagle 的創作泉源,正是他對人生的反思。這次於香港展出的個人展覽「神話?!」,就記錄他⼈⽣路上的思緒與掙扎,特別重新審視他與宗教的關係,此外亦探索及反思⾃⾝的恐懼、⽗親的角色等等。這系列新作,都是 Speagle 對自我的叩問。

經典再現:李小龍 X 利工民

近日,尖沙咀海旁的香港星光大道有一新氣象,李小龍銅像穿上了由利工民特製的純白線衫,重現電影中的造型,以慶祝李小龍的 81 歲壽辰。大會表示是次活動參考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地標 le Petit Julien(尿尿小童像)的更衣習俗,希望日後能與不同藝術家及設計師合作,為銅像及星光大道增添色彩;而特製的純白線衫亦別具意義,冀能展現出李小龍「如水無形」的哲學。

水墨大師李華弌近作展 —— 金墨無界 山水無限

李華弌不止於紙本上創作,更為了增加作品的體積空間感,嘗試以重屏裝置及在金屏風上作畫,進一步呈現水墨之美。直至 2018 年,其金箔系列的構作與技術昇華,解決金箔屏風表面不易吸墨的問題,更能揮灑自如地繪畫出心中意境。這次由季豐軒畫廊於大館舉辦的「金墨無界 —— 李華弌近作展」,正是展出李華弌於 2018 至 2021 年間創作的 12 幅作品。

M+ 博物館怎樣呈現當代視覺文化?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 M+ 日前開幕,首日錄得 1.6 萬入場參觀。這個籌備時長 10 年、比預期遲 4 年的文化項目,曾經歷施工延誤、數名高管離任、審查館藏展品等波折,但無論從開始到現在有何爭議,M+ 博物館的落成,對香港和藝術界來說始終是一件大事。究竟「矢志於躋身世界頂尖文化機構之列」的 M+ 是一個怎樣的空間?又怎樣展出多個當代作品?

由傳統到當代 —— 非常「剪.紙」特展

中國剪紙是民間藝術的一種,最早發現於南北朝,這種歷史悠久的手藝發展至今,其實早已不再只是在一張紅紙上剪出對稱的圖案。當代剪紙藝術,有怎樣的變化?Artspace K 舉辦「剪.紙」特展,邀請 7 位知名藝術家李煥章、李雲俠、劉銘鏗、李庚錞、陳彥廷、楊雅婷及鄭凱殷展示出各式作品。創作內容除了有大眾熟悉的人物、傳說、花草圖案外,亦有當代的主題,展現的手法、內容及配色,或許會令大眾跳出對剪紙既有的想像。

【展覽】走進 August Vilella 的靈魂之窗 —— 秋天的童話

秋意漸濃,不一定要走到戶外尋找芒草的景象,在室內也可感受秋天的氣息。西班牙藝術家 August Vilella 以其標誌性⼤眼睛⾓⾊創作最新作品,其展覽「秋天的童話」在這秋日舉辦,而這亦是他在⾹港的⾸次個展。畫中角色以深邃的⽬光,引導觀眾思索角色的故事之餘,更是令大眾引發聯想及反思自我的一道門。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初版作品來港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魅力何在?親身感受其手繪獨有的筆觸,或許比一切電子化的作品來得更直接。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HIYA)一連五日於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辦「時空。手。繪」畫展,展出「北齋漫畫」15 篇之中的 11 篇初版、有「風景畫大師」之稱的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的畫作等。協會希望畫展能讓市民在疫情的限制中感受日本風情,透過畫作來一場穿越時空之旅。

香港社會的一分子:無家者生活誌

展覽「無家者生活誌」及真人圖書館活動,是社協以露宿者為題的第四個展覽,這次展示了同名攝影集「無家者生活誌」內的人物故事,更呈現疫症下無家者的處境。他們希望「持續讓無家者的聲音被聽見,喚醒公眾對無家者的關注及了解,讓城市都能溫柔的對待弱勢。」繁榮背後,無家者從來都與香港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