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遊走於 60 至 80 年代遊樂場的虛實之間

A+A-
「我們的抽象遊戲地景」展覽。

每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對公共遊樂場有各種回憶。香港的遊樂場設計多年來都被指單調、缺乏特色,政府立法會秘書處 2017 年的報告也形容,本地遊樂場「設計千篇一律,不免單調乏味,難以吸引兒童玩樂」。近年部分公共遊樂場已加入不少共融遊樂設施,但大家可曾想過,其實早期的本地遊樂場設計曾經大膽創新,甚具特色?

樊樂怡現職藝術策劃,因被一張石籬遊樂場舊照激發起好奇心,她用了長達 5 年的時間,梳理多個遊樂場的歷史及設計,最後把研究成果輯錄成「香港抽象遊戲地景」一書;並透過公眾活動,擴大公眾對遊樂場空間的想像。近日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辦的「我們的抽象遊戲地景」展覽正是由她策展,可說是其研究計劃的壓軸節目,讓觀眾能以不同媒介,扼要理解遊樂場的設計歷史及發展,甚至了解當年用家的感受。

60 年代的前衛遊樂場

石籬遊樂場建造過程紀錄片。

石籬遊樂場與現時的石籬探奇遊樂場已有很大差別。石籬遊樂場依山而建,分三層,由美國雕塑家 Paul Selinger 倡議建立,並於 1969 年落成,是香港、甚至當年的東亞首個雕塑遊樂場,有人稱其為「三層公園」、也有「新潮遊樂場」之稱。無論是規模、沒固定玩法的設施設計及用色,即使今日回頭再看,也令人嘖嘖稱奇。樊樂怡偶然間看到舊照,便不斷產生疑問,遊樂場究竟由誰設計?為何好像沒人提及?當年的小用家又有甚麼感受?於是她與城市研究學者黃宇軒參加 M+ / DESIGN TRUST 研究資助計劃,以 1969 年建成的石籬遊樂場為個案研究對象,展開不同的研究工作,如實地考察、資料搜集、收集公眾記憶等。其實不少被拆卸的遊樂場,都沒留下齊全的歷史記錄。她曾於 Facebook 專頁表示:「圖則及照片不全,是遊樂場歷史研究的一大難題。」

Hong Kong: Report for the Year 1969 所紀錄的石籬遊樂場。

樊樂怡翻查 Hong Kong: Report for the Year 1969(「香港年報」),才知道石籬遊樂場是由已故美國藝術家 Paul Selinger 設計,由香港賽馬會捐款興建,號稱「東南亞首個雕塑遊樂場」。Paul Selinger 是誰?他是一名藝術碩士,主修雕塑,曾在香港大學任教雕塑藝術。這次的展覽,正門附近簡介位置就擺放了一本當年的「香港年報」,裡面有石籬遊樂場簡介及照片,觀眾在正式參觀前可隨意閱覽。

遊樂場的各種記憶

石籬遊樂場模型。

如何理解 60 至 80 年代的兒童遊樂場?「我們的抽象遊戲地景」展出石籬遊樂場、沙角邨遊樂場、常盛街公園及坪石邨遊樂場的模型,再配合文字及播出訪談節錄,令大眾能感受遊樂場帶給用家的樂趣與回憶。另亦有藝術家劉宏達受石籬遊樂場啟發而製作的小型雕塑、受遊樂場記憶啟發的陶藝及藍曬作品、珍貴的石籬遊樂場建造過程紀錄片等,擴闊大家對遊樂場的想像。此外,各懸掛布簾上印有遊樂場的歷史與演化資料,列出丹麥藝術家的遊戲雕塑、荷蘭於二戰後的遊樂場設計等,再漸漸帶出本地的公共、屋邨遊樂場歷史。

興建遊樂場,自然是為了讓人玩樂,但當中亦包括設計及建築的元素,甚至是一個休憩、連結不同年齡的人的空間。雖說石籬遊樂場是屬於某一代人的記憶,然而在展覽中,或許你可更了解昔日設計師的無限創意及孩童的歡樂氣氛。

我們的抽象遊戲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