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傳統到當代 —— 非常「剪.紙」特展

A+A-
劉銘鏗作品「解 I」。

中國剪紙是民間藝術的一種,最早發現於南北朝,這種歷史悠久的手藝發展至今,其實早已不再只是在一張紅紙上剪出對稱的圖案。當代剪紙藝術,有怎樣的變化?Artspace K 舉辦「剪.紙」特展,邀請 7 位知名藝術家李煥章、李雲俠、劉銘鏗、李庚錞、陳彥廷、楊雅婷及鄭凱殷展示出各式作品。創作內容除了有大眾熟悉的人物、傳說、花草圖案外,亦有當代的主題,展現的手法、內容及配色,或許會令大眾跳出對剪紙既有的想像。

跳出框框的剪紙藝術

楊雅婷的蕨類剪紙作品。

剪紙藝術以紙為媒介,透過剪刀或刻刀等工具,以鏤空的方式剪裁出各種圖案。甫進展區,首先迎來的就是立體紙藝及舞台燈光設計師劉銘鏗(人稱「神父」)的創作,一個個立體作品呈現於眼前。這次作品系列名為「解」,「神父」多年來以立體紙雕藝術,結合故事及光影來創作立體書故事劇場,他表示,這次希望能夠以立體配合剪紙的表現手法,給觀眾帶來驚喜。場內的一隅播放各藝術家的簡介影像,神父的介紹影片,則以快鏡播放他創作時的畫面,在一張紙內𠝹出多不勝數的洞來,這樣的耐性及專注力,難以想像。「神父」跟筆者笑言,自己很享受𠝹紙的過程,而這次的「解」,是回應當下的作品。

每個作品,由不同的色紙組合成各形態;仔細一看,色紙上除了花紋外,亦𠝹出不同的字詞,如作品「解」的「解 I」內有「堅持」、「希望」、「天空」及「夢」;有些是流行曲的歌詞,大家不妨發掘一下。對於藝術家而言,創作可以是一個更了解自己及媒介的過程,而在觀者而言,欣賞作品的過程也是一個「解」的過程。他表示「解」可作「了解」、「解構」、「分解」、「諒解」等意思,「我無故意為觀眾『解讀』,好讓觀眾自行『理解』」。

另一個吸引筆者的創作,可說是藝術家楊雅婷的作品。楊雅婷生於高雄,擅長剪製動植物圖案,2017 年開始以台灣蕨類為靈感,用紙張剪裁出台灣常見及獨有的蕨類植物,希望讓更多人能透過剪紙來認識蕨類之美。所以當你走到作品前,就像是一個個植物標本掛在牆上。

傳統與創新

「剪.紙」特展。

既然特展是由傳統到創新,當然少不了資深前輩級如剪紙大師李煥章(1925 至 2015)及李雲俠的作品。李煥章享壽 90 歲,終生精研、致力保存與推廣剪紙藝術。他以中華傳統文化為題,有「清明上河圖」、「八仙過海」、「紅樓夢」等作品。這次展出的,也是一些傳統且栩栩如生的作品,如「門神」、「童子舞師」、「西施浣紗」等。

而李雲俠的作品多次獲獎,更獲博物館收藏。她的創作題材豐富多元,曾表示:「生活與歲月因為自己所熱衷的剪紙而變得豐盈。」這次除了「虎虎生威」、「老鼠戲貓」、「比翼雙飛」等比較傳統的作品,她亦帶來多個色紙組成的平面作品,如「喜得雙子」、「親吻」、「馬上封侯」等,在傳統的構圖「填上」不同色彩,帶來變奏。

策展人李宇涵表示,剪紙已活耀於國際當代藝術舞台。是次「剪.紙」特展的作品除了展現出傳統技巧,亦具備時尚美感,令剪紙從傳統到當代變得更豐富多元,不再只停留於單一用途或時代,而是融入到各個領域,產生不同作用,冀透過展覽,加深觀眾對剪紙藝術的了解。

「剪.紙」特展

日期:即日至 2022 年 2 月 13 日

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11:00 – 19:00

地點:Artspace K 香港淺水灣道 109 號影灣園商場 G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