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賽事

|共30篇|

曾詩敏:2023 年,繼續以體育看世界

踏入 2023 年,先祝大家平安順心,行得走得,繼續一起以運動感受世界!如果用體育算時間,實在是日月如梭,世界盃、奧運、亞運 4 年一度,更別說 2 年一次,或每年都有的活動及比賽。又如果以新星冒起和運動員退役的時間點去看,每個時代的開始與終結,總是來得比我們意想不到,歲月的巨輪轉得令人感慨。

阿根廷第一個世界盃冠軍,比「上帝之手」更具爭議

眾所周知,阿根廷是第三度奪得世界盃冠軍,但其實 1978 年的首次冠軍贏得不算光彩。當時阿根廷軍政府對異見的迫害到達高潮,偏偏握有世界盃賽事主辦權,賽前被指多次騷擾對手球員,更有各種賄賂傳聞,以保證阿根廷的最後勝利,試圖在高亢的民族情緒下,維持鐵腕統治的合法性。

2022 年大事回顧:卡塔爾能藉世界盃改善形象嗎?

卡塔爾世界盃在一片爭議聲中順利告終。足球貴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每 4 年才舉辦一次的世界盃自然全球矚目。卡塔爾銳意透過大型賽事建立文化成就感,強化國民認同,把自己塑造成國際舞台重要一員,卻惹來勞工剝削、打壓性小眾權益、甚至涉嫌在申辦過程中買票做假的指控。「紐約時報」專題文章就分析,卡塔爾世界盃真的做到體育洗白嗎?

去卡塔爾除了睇波,還可以來一場尋酒大冒險

今屆世界盃禁止在體育場館內銷售酒類及飲酒,一改當初允許場館提供酒類飲品的承諾。卡塔爾球迷或者會因此而鬆一口氣,外國球迷遊客卻大多不這樣想。為了在這個嚴格限制酒精消費的伊斯蘭國度飲酒,球迷要長途跋涉、甚至去跟陌生人打好關係。

曾詩敏:世界盃國家隊帶來的身份認同

世界盃轉眼就到了 4 強階段。大賽在後面的階段,牽動人心的時刻一浪接一浪。阿根廷闖入決賽,美斯跟夢寐以求的王座又近一步;「黑馬」摩洛哥延續神奇之旅,帶來驚喜;有人歡喜更多人愁,今屆被稱為「熱門」的巴西、英格蘭相繼在 8 強落入殘酷分勝負的方式,在互射 12 碼階段遭淘汰;球星們出局後流下男兒淚的心酸畫面一再出現,五味雜陳的時刻多不勝數……

方俊傑:夢幻對決

一心想看夢幻對決的話,今屆肯定心滿意足。4 場 8 強賽次,克羅地亞對巴西,摩洛哥對葡萄牙,似乎也分到明顯的上風與下風,但荷蘭對阿根廷、英格蘭對法國,勢均力敵。假設葡萄牙順利出線,無論對手是英格蘭,還是法國,也肯定在決賽有一席位屬於歐洲代表。

書店們:世界盃

自 11 月 20 日開始,世界盃在卡塔爾舉行,直至 12 月 18 日結束。對於有留意各大主要聯賽的朋友,本屆世界盃是很多球星的國家隊告別賽。這也是第一次在冬天舉行世界盃,因為卡塔爾全年天氣炎熱。如果從國際政治層面來看,這正是卡塔爾,或伊斯蘭世界第一次主辦世界盃,亦是新冠疫情肆虐後第一屆世界盃。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早已等待多時,他們在卡塔爾遇上了伊斯蘭教法律的約束,比如禁止飲酒、LGBTQ 及非婚姻同居等。

【世界盃科技】原意監測越位,卻測出 C 朗「上帝之髮」

日前葡萄牙對烏拉圭的比賽中,畫面上般奴費南迪斯(Bruno Fernandes)在禁區外對龍門傳中,C 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接應隊友頭槌攻門,足球最後彈地入網,但事後薩爾體育場大屏幕卻顯示入球者為費南迪斯。足球製造商 Addias 事後指出,官方比賽用球 Al Rihla 使用「足球連接技術」,所得數據顯示 C 朗在入球過程中沒有觸碰到球。事實上,有關技術是首次引入世界盃,原意是用作監測比賽越位情況,卻意外找出入球功臣。

方俊傑:要霸氣凌人,還是秘密做人

1994 年之前,巴西有 5 屆沒有捧盃,甚至沒有進入決賽。對上一次成為冠軍,是比利還在陣中的 1970 年。堂堂足球王國,當年深受重振雄風的巨大壓力。尤其對上一屆,分組賽 3 戰全勝,一殺入淘汰賽,對住分組賽連喀麥隆也不敵的世仇阿根廷,攻足全場,射極唔入,竟然給馬勒當拿一個反擊,攻助肯尼基亞得手,16 強止步。很多人開始懷疑森巴華麗足球,是否好睇唔好使。

方俊傑:日本勝在有「足球小將」

日本反勝德國,日本人興奮得衝上街頭慶祝。如果香港人上街不用戴口罩、不用擔心限聚令,我懷疑銅鑼灣也會一如澀谷。為甚麼日本贏波,香港球迷無比興奮?同洲光榮?沙特阿拉伯也是亞洲代表喎!好,就說中東國家跟我們沒有深厚感情,我敢說,南韓就算贏到烏拉圭,甚至贏埋葡萄牙,香港人也不會有相似反應。即是沒有人願意把 BLACKPINK 演唱會門票,用來交換楊千嬅。

方俊傑:沙特阿拉伯三重興奮

今屆決賽週,第一場驚天冷門:阿根廷不敵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是卡塔爾的鄰國,面積是卡塔爾的接近 200 倍,今次是第 6 度打入決賽週,成績最出色的一次,是 1994 年美國世界盃,第一次入圍,竟然贏完摩洛哥,再贏比利時,晉身 16 強。16 強不敵瑞典出局,瑞典是擁有達連、布連等一代名將的勁旅,雖敗猶榮。

後 VAR 時代:為何足球比賽仍然會存在執法爭議

在 2016 年 9 月 1 日,意大利對法國的友誼賽上,國際足協第一次於國家隊賽事測試「視像助理裁判」系統(VAR)。VAR 的出現大大改寫了足球發展,但似乎無法平息執法爭議,其中英格蘭傳奇名宿舒利亞更炮轟世界盃揭幕戰的越位事件。一班澳洲和英國學者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解釋為何執法爭議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