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葡萄牙對烏拉圭的比賽中,畫面上般奴費南迪斯(Bruno Fernandes)在禁區外對龍門傳中,C 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接應隊友頭槌攻門,足球最後彈地入網,但事後薩爾體育場(Lusail Stadium)大屏幕卻顯示入球者為般奴費南迪斯。足球製造商 Addias 事後指出,官方比賽用球 Al Rihla 使用「足球連接技術」(Connected Ball Technology),所得數據顯示 C 朗在入球過程中沒有觸碰到球。事實上,有關技術是首次引入世界盃,原意是用作監測比賽越位情況,卻意外找出入球功臣。
Al Rihla 中心有一個慣性測量單元(IMU)感應器,以協助監測不明確的碰觸,並提高視像助理裁判(VAR)決策質素,是首個具有此類創新功能的世界盃用球。這次 C 朗「頂球」一刻,感應器就顯示球未曾受到外力。能作出如此細微的監測,源於今屆世界盃新引入的「半自動越位偵測技術」(Semi-automated offside technology),為比賽視像球證及現場球證提供支援工具,助他們更快、更準確判定越位犯規。
這項新技術使用安裝在體育場頂部的 12 個專用追蹤鏡頭,以追蹤足球動向及場上各個足球員身體上多達 29 個數據點,包括與越位相關的肢體部位,每秒收集 50 次,並計算他們在球場上的確切位置。而 Al Rihla 也是檢測越位的重要部分,球內的感應器每秒向影像操作室發送 500 次數據,可以精確地檢測出每個足球接觸點。
每當進攻球員在越位位置接到隊友傳球時,新技術會自動向視像比賽球證發出越位警報。在通知場上球證之前,視像球證會先親自檢查由人工智能系統選擇的接觸點,及基於球員四肢位置計算而建立的越位線,進一步確定裁決,過程只需幾秒。在確認裁決後,有關數據點將生成 3D 動畫,詳細呈現比賽中球員傳球及接球時四肢的位置。動畫亦會在體育場的巨型屏幕及電視直播上播放,讓所有觀眾清晰了解越位情況。
該系統經過專業機構審核,例如由網上及實際測試收集到的數據,均經過麻省理工學院運動實驗室分析驗證,而澳洲維多利亞大學運動科學專家團隊 TRACK 就對肢體追蹤技術進行科學驗證。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一個研究團隊,更為多鏡頭追蹤系統技術提供意見。
雖然科技斷定 C 朗這次並無觸球,有人更嘲弄其頭頂動作是「上帝之髮」(Hair of God),但般奴費南迪斯評論當時情況指:「我認為當時是誰入球並不重要。我的感覺是 C 朗有碰觸到球,而我亦有把球傳給他。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在面對強勁對手時贏得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