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世界盃是國際最大型的體育盛事,各國水平亦逐漸拉近,亞洲國家不再是魚腩部隊。今屆有 3 支亞洲球隊躋身 16 強,為歷屆最多,其中日本先後擊敗德國、西班牙,南韓反勝葡萄牙,即使是出局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也贏盡球迷掌聲。然而在世界盃早年,亞洲球隊的道路並不平坦,甚至連參賽也成問題,這一切要從 1938 年的荷屬東印度首征世界盃講起。
在世界盃出現之前,最大型的國際足球賽事是四年一度的奧運會,不過當時的奧運會並不容許職業運動員參賽,削減了賽事的競爭力。到 1920 年代,時任國際足協主席雷米(Jules Rimet)就建議籌組世界盃,並把 1930 年首屆賽事主辦權給予在 20 年代雄霸奧運賽事的烏拉圭。首屆世界盃不設外圍賽,所有 41 個國際足協成員國都獲邀參加,但由於南美洲路途遙遠,加上職業球會不願放人,世界盃概念亦陌生,首屆賽事只有 13 支球隊參與,並無亞非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國際足協其實有兩個亞洲成員國,分別是暹羅(現稱泰國)和日本,前者在 1925 年成為國際足協首個亞洲會員,後者則在 1929 年加入。兩國本來答允出席,並自動躋身最後十六強,但因為交通問題最後都要退賽,只能發電報向主辦方致歉。這次一別,日本要到 1998 年才首次於世界盃亮相,泰國則從未踏足此舞台。1934 年的世界盃,亞洲和非洲只共獲發一個參賽名額,最終代表亞洲的巴勒斯坦託管地不敵非洲的埃及,無緣世界盃。
於是要到 1938 年才首次有亞洲球隊出戰世界盃,而且是一個香港人不太熟悉的名字 ——「荷屬東印度」(即如今的印尼)。當時,東亞地區已經隨著 1937 年的七七盧溝橋事變而戰雲密佈,只有兩支亞洲球隊申請參加,分別是日本和荷屬東印度,兩隊本來要舉行外圍賽爭奪出線名額。後來日本因為戰爭再一次退賽,國際足協希望改由美國與荷屬東印度進行外圍賽,但美國球員因津貼問題罷踢,荷屬東印度於是自動出線。
可是,荷屬東印度的內部問題其實十分複雜。當地雖然早在 1919 年成立印都足球協會(Nederlandsche Indische Football Association)推動足球發展,但印都一詞泛指有荷蘭血統的印尼人。當時,民族主義和解殖意識已經抬頭,很多本土印尼人希望以足球救國,為當地獨立運動作貢獻,視加入印都足球協會為一大侮辱,並在 1930 年籌組印尼足球協會(Persatuan Sepakbola Seluruh Indonesia)。
然而,當時國際足協只承認印都足球協會,而荷屬東印度早年的國家隊賽事也只會挑選該協會旗下的球員。不過,來到世界盃這樣的大型賽事,印都足球協會自然希望雲集當地所有精英足球員,最後成功說服一些印尼足球協會球員加入代表隊。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荷屬東印度隊中也有 3 名華人球員,分別是正選門將陳茂興(Tan Mo Heng)、前鋒陳鴻進(Tan Hong Djien),以及後備前鋒的陳世漢(Tan See Han),有熟悉東南亞足球的評論家指,當年荷屬東印度隊能夠成行,「印尼華裔出錢出力功不可抹」。
荷屬東印度隊最終花了數星期船程才抵達法國出席世界盃,球員在船上也不忘訓練。1938 年 6 月 5 日,荷屬東印度終於在法國蘭斯市正式亮相世界盃,對手是當時歐洲一大足球強國匈牙利,陣中有傳奇射手森格拉爾(Gyula Zsengellér)。開賽前,門將陳茂興捧著一個吉祥物玩偶進場,放在龍門後方,而中場球員兼隊長納維爾(Achmad Nawir)的大近視眼鏡也成為經典。不過,荷屬東印度在 13 分鐘就失守,最終以 0:6 慘敗,帕迪華(Tjaak Pattiwael)一度把足球送入網中,但被判越位。
由於當屆世界盃仍採取單輪淘汰制,荷屬東印度就此草草結束世盃之旅。不過球隊未有立即回程,而是先到宗主國荷蘭進行多場示範賽,當中僅以 3:4 惜敗鹿特丹斯巴達(Sparta Rotterdam)、但就以 4:2 擊敗前荷蘭盃冠軍多德勒支(Dordrecht)。重頭戲則是在 6 月 26 日對戰荷蘭隊,賽事有多達 5 萬名觀眾入場,荷屬東印度最終慘敗 9:2。當年荷蘭報道形容,賽事展現帝國的團結,而伯恩哈德親王(Prince Bernhard)也在賽後逐一與雙方球員握手。
當屆世界盃決賽,意大利最終以 4:2 擊敗匈牙利,成為首支衛冕世界盃的球隊;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視賽事為宣揚法西斯主義的平台,令該年世界盃飽受爭議。賽事落幕後 1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到 1950 年才再次復辦。而在 1938 世界盃後,印都足球協會和印尼足球協會的協議也瓦解,荷屬東印度後來只選用有荷蘭血統的球員。印尼在 1945 年正式獨立後,荷屬東印度隊自然解散,但印尼也再無緣晉級過世界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