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令餐飲零售業一片慘淡,除了發放資助,政府其實還可趁機革新市政。荷蘭鹿特丹就推出特別紓困措施,容許餐廳商店佔用路邊車位,並將其改建成吸引客人的露天茶座或陳列空間,車水馬龍的車路則改為行人專用區,提早「還路於民」,重新分配城市的空間。
小店
|共8篇|
行人專用區救武肺後的布里斯托
遭武漢肺炎衝擊後,城市如何重新站起來?英國布里斯托正式公佈行人專用區計劃,該市過去短期封閉的路段,在 2021 年初後將永不通車,希望改善環境及為區內小店增加人流,以助城市在疫症後永續發展。
Gloria Chung:沒有 Hello 的世界
走出 618 上海街,我行到豉油街 6 號,拜訪半路咖啡的新店,真是舒一口悶氣,老闆 Tommy 和店員都是有心的人,他們會跟每位顧客聊聊天,講講店的故事(新店融入了五金元素,呼應鄰舍的五金店),傳遞社區人情的理念,知行合一。
Gloria Chung:2020 關鍵字 —— 重設 Reset
如果你問我 2020 年的餐飲潮流是甚麼,我會說,是獨立小店發光發亮的時候了!
Gloria Chung:黃色經濟圈 —— 小圈子大經濟
經濟戰非一日造成,必須每天、長期作戰,但我相信以香港人現在的齊心,必定能夠像漣漪一樣,將小經濟擴散出去。
【Soul Monday】與社區共生的不眠書店
「24 小時書店」因誠品而發揚光大,不過在沖繩那霸市榮町,「Books 大嶺」早已通宵營業 30 多年。店主大嶺浩邦一家四口,在那條滿是居酒屋和大眾酒場的街上,無分晝夜售賣雜誌及漫畫等書刊,竟然能在這個出版寒冬屹立不倒。
Gloria Chung:我是士紳化的共犯嗎?為甚麼我不再吃 $100 的牛油果多士
最令我自己氣憤的是我一直十分喜歡這類型的餐廳、活動、食物,是否代表我一直是士紳化的共犯呢?有沒有因為我喜歡去咖啡店,附近的茶餐廳因此生意減少?有沒有因為手工啤酒酒吧太受歡迎,地產商加租,令周邊的文具舖五金舖都幹不下去?我想起屋企附近明明有 3 間中學、1 間小學,但只有一家 100 呎的文具店,餐廳卻佈滿一街。
光顧老店行動救不了老店?
過去十幾年間,我們城市中老店一間接一間倒閉,小店苦苦掙扎求存,民間不時有「光顧老店」的行動,期望力挽狂瀾,擋住歷史洪流。紐約保育人士兼作家 Jeremiah Moss 卻分享經驗指,光顧老店固之然是好事,但這類行動其實無法挽救老店,還可能令我們放過「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