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運動的開始,一場疫症的蔓延,經歷種種洗禮,你曾聆聽自己的心聲、直視自己的情緒嗎?當要把思緒化作圖像與文字時,故事應從何說起?插畫家含蓄與關注港人情緒健康的「創傷同學會」山地、Kay,由去年 10 月開始收集故事,不定期邀請 100 個陌生人訴說自己的故事,最後抽取當中的 20 多句告白,並化作繪本,近日以展覽「一白故事」呈現。
故事
|共13篇|
鄭立:「成語動畫廊」應該加入「超級機械人大戰」
如果「超級機械人大戰」能夠加入「成語動畫廊」的話,應該會令很多人重新看回這作品吧?
Moyashi:結局的大結局
結局以後還有大結局,大結局後可能還有終章結局。故事永遠可以繼續,終極的結局唯有觀眾離場。這個結局的意思只是往後的故事與你無關,但劇場仍然放映中,其他觀眾仍留在場內。如果多坐久一點,你會發現故事還在繼續。眼睛睜著多久,就能看見多久的故事,直到電腦大爆炸為止。
包大人:公關人的看家本領 —— 講故事
自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懂得講故事,並憑藉口耳相傳的故事,將部落、家族的歷史、習俗、文化傳播出去,一代傳一代。故事天然就是傳播的利器,當然也是公關人的看家本領。好故事可以讓受眾記住一個品牌,也可以讓輿論聚焦一個本來冷清的議題。
來!睡前聽個刺激故事,更易入夢
不只小朋友要聽床前小故事才可安然入睡,急促緊張的生活令大人也對睡前故事有需求 —— 在應用程式的聲音導航中,緩解當天壓力,悠然進入夢鄉。但大人的床邊故事不再是童話,而是來自一位女作家的旅遊冒險故事。
鄭立:神探緝兇 —— 如何利用桌遊教導每一個三等公民逃避追捕
「神探緝兇(Fugitive)」是一個二人遊戲,一個玩者扮演差佬,另一個扮演市民。故事就是市民突然發現差佬想捉自己,就開始逃走,一方的目標是追到對方,另一方是逃掉。
旅行經歷不有趣,只你一人未發覺
放假去旅行是辛勤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最佳的放鬆良藥。假期完結,除了派手信,當然是要分享旅行期間所發生的樂事,雖然本著「開心 share」的好心,但 Vox 的旅遊記者 Aditi Shrikant 最近就撰文指出,別人其實沒有很喜歡聽這些故事。
包大人:做好碼頭公關
雖然當年劉青雲在電影有一金句:「做人冇公關,食 X 啦。」但事實上,今時今日,仍有部分行業不需要做太多公關工作,貨櫃碼頭是其中之一。原因是因為它的客戶只是為數不多的幾家船公司,因為只有船公司可以選擇停泊的碼頭,並直接和碼頭營運商交涉;至於其他持分者,例如經常對貨櫃碼頭發表意見的付貨人委員會等,其實只是碼頭的間接客戶。
包大人:說故事的軟硬兼施
做公關,其實是說故事,當中最難說的故事,是複雜沉悶但又非常重要的社會政策倡議。最好的故事,猶如夾心餅,外脆內軟;政策倡議,也要做到這點,對記者大眾來說才是可口美味,容易入囗。要推動倡議一個社會政策,必須先勾勒出要說的故事,然後循著故事細節慢慢帶到政策的中心訊息。
包大人:港版 Humans of New York
人情趣味故事始終是做新聞和公關最厲害的殺著。再重要的政策消息,也要有血有肉;再大的爭議,也要肥皂劇的元素,才炒得火熱。講人情趣味,自 2010 年由攝影師 Brandon Stanton 創立起家的 Humans of New York 必定是經典,這個網站訴説紐約的大小人物故事,靚相加漂亮動人文字,迅即爆紅。近兩年這風潮也慢慢吹到香港。
陶傑:「一帶一路」只缺一故事
以中國的觀點,當然中國人一切都沒有錯,而西方和世界所有都錯。不過,若超然客觀地說,中國的一帶一路遇到世界的警惕和反制,也不是沒有理由。因為「一帶一路」沒有「故事」(Story)。
【星級人物】陶傑遇上 Snowman
雪人會動,更發現原來有一個雪人社區?每年的聖誕,英國不少兒童都會細味「雪人」這套經典。導演 Hilary Audus 如今帶來了續集「雪人及雪狗 」(The Snowman and The Snowdog)。
原人:故事隨相片娓娓道來
非洲奇妙國度,只要花點心意,就能走入當地社群。相片是最好的媒界,打破言語隔閡,讓我們打成一片。東非的埃塞俄比亞,在港人眼中可能只有飢荒和瘦骨如柴的貧民。數年前,筆者探訪埃塞俄比亞,大飢荒已是 1985 年的事。自 2004 年開始,這裡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比中國更快,每年增長超過 8%。當地人最愛的小禮物,不是食物,除了水樽,就是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