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

|共13篇|

【Soul Monday】世道雖壞,但不要被負面情緒壓垮

經歷數月疫情,搶購物資、社區群組染病、自我隔離、停課停工停業、失業潮等現象接連浮現,令人憂慮的事情像永不止息,在此時鼓勵別人樂觀,似乎很可笑。不過,「紐約時報」專文提出,樂觀並不等於盲目掃走焦慮消極的感覺,而是令人在困境中保持希望,不至於被負面情緒壓垮。

【減排之戰】假 2 度之名,向 4 度進發

2015 年,各國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簽訂「巴黎氣候協議」(Paris Climate Agreement),同意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限制於攝氏 1.5 度內。於此,「1.5 度」便成為了眾環保示威者耳熟能詳的口號。但回顧過去 5 年,全球因地球暖化而氣候趨向極端,屢次發生各種史無前例的災難。觀察眾多數據和現象,專家發現人類幾乎不可能實現 1.5 度的宏願。

颱風襲地球:趕上倉是甚麼心理?

超強颱風山竹襲港,由於政府和傳媒(以及長輩群組)連日警告,一號風球還未懸掛便已全城戒備。大批市民趕去超市街市,買些食材、杯麵、罐頭等儲水儲糧,結果早於星期五晚,便見貨架空空菜價騰貴。數天前的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亦大同小異,颶風佛羅倫斯直撲當地之前,居民湧至超市備貨。但意外的是,有些人狂掃零食啤酒,有些人卻毫無準備。為何會有前者般乘機放縱,又會有後者那樣闊佬懶理?

樂觀這回事:不能勉強,卻能學習

情緒有高有低,實屬正常不過。若說誰能永遠樂觀,那不過是自欺欺人。怕只怕消沉太久,長期承受壓力,不懂如何走出低谷,結果傷身又傷心。想叫鑽著牛角尖的人,突然轉個方向,步上康莊大道,真的可以嗎?神經科學家 Richard J. Davidson 博士的研究顯示,這不能勉強,卻可以學習。

Eric Chan:我唔夠錢買!

我們的潛意識裡種下了一個很重要的心錨:「我唔夠錢!我買唔到!」如果我們經常這樣想,結果會是怎樣?結果便是你會很成功地買不到你要的東西,等於我所說的「成功地失敗」。富爸爸說,遇到自己暫時經濟能力買不起的東西,我們要出現的念頭是:「我要怎樣做才可以買得到?」

七項習慣,使你更快樂

根據聯合國報告,香港的快樂指數持續下降,處於全球的中游位置,不上不下。一個人是否快樂,取決於城市環境、生活質素各方面,很多時不由自主,但縱使諸多不快,個人還是要盡量維持正面的人生觀,因為這會令你延年益壽、身體健康。如何常抱樂觀心態?從平日正能量的朋友身上,可學到七項令自己心境開朗習慣。

想做人開心? 3 招就得

做人難,做香港人更難。人口密度極高,舖租樓價超貴,生仔、讀書甚至坐車都要爭位,就連過年食串魚蛋也被趕,根本毋須調查甚麼開心指數,你我心知肚明:活在如此世道,如何高興得來。

改變環境需時,改變心境很快。想要過得快樂,不如由自己做起。綜合超過 110 位 心理學家、人生教練、心靈導師等專家的意見,原來想做人開心啲,每日做這 3 件事就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