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竊

|共12篇|

北韓憲法下,國內人人都是罪犯

北韓治安,可能是計劃前往當地者的共同疑問。在必須隨團旅遊、所有行程受控制下,遊客不太可能遇上搶劫、扒手等罪案,不過始終難以看到官方論述以外的北韓。化名 Joshua Kim 的脫北者就在美國專門報道北韓新聞的 NK News 撰文,透露北韓社會有甚麼常見罪案,又有甚麼罰與不罰。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都會盜圖(物理)

在講求知識產權的社會,剽竊他人創作自然會引起批評。不過相比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之間直接偷竊對方畫作,剽竊似乎已經比較「客氣」。大英博物館版畫及繪畫部門學者 Grant Lewis 在藝術雜誌 Apollo 撰文指,隨著意大利文藝復興成熟,盜畫成了藝術家一大行業危害。

茶里:我在台灣報案的經歷

做完筆錄後,警察叫我這幾天開手機等消息,然後就請我先回家了。我把這件事跟房東說了後,便開始搜尋有沒有好騎的摺疊單車,讓我騎完後能直接帶回家,想藉由消費沖淡一下遺失單車的不快感。但很意外的,三天後,警察便致電我說單車和犯人都找到了。

北韓糧食危機,士兵也要搶劫

金正恩今年 6 月承認,北韓面臨日趨嚴重的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近期的報告估計,北韓今年糧食將短缺約 860,000 噸,即大約兩個月的需求。有新聞機構據北韓國內消息指,餓死及乞糧的兒童和老人增加。不過,平民面對的饑荒問題可能更嚴重,因為同樣挨餓的士兵,會搶掠平民的財物和糧食。

日防夜防,單車賊難防

在不少西方城市,既方便又環保的「單車代步」又再成為風潮。但有單車的地方,就少不了有單車賊。即使已經把車鎖好,還是有可能被盜。以英國為例,當地警方指出在 2018 年,就有超過 9 萬 6 千輛自行車被盜,即每 50 個擁有單車的家庭便有 1 個遭殃。

被偷走的 20 年:淪為毒販交易工具的畢加索名畫

1938 年,著名畫家畢加索以其繆斯戀人為模特兒,畫下其中一幅「朵拉瑪爾的肖像」。據指,該畫作一直掛在畢加索本人的住所,直到他在 1973 年去世。1999 年,沙特億萬富豪的遊艇於維修期間,船上收藏的這一幅「朵拉瑪爾的肖像」不翼而飛。近日,失蹤近 20 年的「朵拉瑪爾的肖像」終於重回人間。耐人尋味的是,這幅名畫可能染指了無數黑市交易,轉手往來無數遍,並一直與毒品、槍械為伴。

日本 AI 閉路電視:預測竊案,繼而預知自殺

人工智能(AI)大行其道,如今已普遍應用於智能裝置或汽車的自動駕駛功能,配合無處不在的探測儀器以及龐大的數據庫,陸續有人擔心它最終會成為政府監控國民、鉗制人身自由的工具。不過,日本科研公司心態較為樂觀,相信 AI 仍有無數有益於人的延伸用途,譬如說,預防盜竊案、打擊罪行,甚至預防自殺。

午餐肉:夏威夷限定的黑市新貨幣

去過夏威夷的人都知道,當地人熱愛午餐肉,每年總消耗量達 700 萬罐,人均食用 5 罐,足以讓她冠名午餐肉之都。而最近,這價錢親民的名物在當地店舖突然受嚴密保護,被店家如紅酒等奢侈品般鎖在收銀櫃後。原來,午餐肉因為需求高、銷路好、保質期長,被不法分子看中,大手盜取,成為黑市新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