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個人,在每個領域,都必然會經歷過這個階段。也許在最初的時候,你會單純因為有趣、外觀漂亮等淺層的原因被它所吸引,但在過程中卻漸漸感到痛苦,從而懷疑它的價值,懷疑自己是否選錯路了,甚至會誤以為自己「其實沒那麼愛它」、「其實不需要它」,而錯失了很多了解自己和體驗人生的機會。
茶里 我移居台灣生活的日子
|共35篇|
茶里:香港粥麵店的回憶
父親那時的工作崗位就在餐廳門口,每天就這樣毫不間斷地「表演」拉腸粉的手藝給路人看。依稀記得,父親會先把調好的粉漿倒進燒紅的大鐵板上,用鐵片把粉漿掃均勻後,將叉燒、鮮蝦、牛肉等配料加進去,然後用大鐵蓋焗它幾分鐘,一道熱騰騰的腸粉就這麼完成了。
茶里:你有認識很久的網友嗎?
網絡會如此吸引,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在現實中都有太多的責任和枷鎖,必須要找個地方讓自己稍為卸下重擔,留下一些苦水、帶走一點歡樂,才有力氣回到現實中繼續我們的人生。
茶里:為何不要在台灣人面前喊餓?
為何我會知道那麼多?因為我在台南剛下火車,不經意的說了一句「好餓」後,朋友們立刻飆車(利申:在法定的車速下)把我帶到不同的店家,每個人都用他們各自的食物配方,一人一碗把我塞飽,讓我從此不敢在台灣朋友面前喊餓。
茶里:少女漫畫月刊帶給我們的青春
像是明明女主角的設定是平凡窮困的中學生,鏡頭一轉,卻發現她的家根本是能媲美半山豪宅的三層獨立屋,上下課還有私人司機接載;明明設定是平凡不起眼的女主角,卻莫名被校草愛上,最後更與另一位帥哥偶像譜出戀曲,原因是帥哥覺得她「平凡得可愛」;甚至是外表平凡又沒甚麼才能的女主角,都能在街上被星探發掘,成為人見人愛的大明星,可見少女漫畫裡的「平凡」,實在太不平凡。
茶里:為甚麼貓會讓你的生活不無聊
身為一個養貓新手,我幻想的養貓生活是:每天工作時都有牠安靜趴在旁、睡覺時會替我暖床,也會跑來跑去的跟我玩。結果,現實的牠都在我睡覺時跑來跑去、在我想跟牠玩時卻安靜趴在旁,高傲的態度讓我以為牠才是主人。
茶里:我在台灣養貓的日子
不知為何,台灣人養貓咪的比例高得嚇人,幾乎每認識 3 個台灣朋友,就有 1 個家裡有養貓,有些還會養個五六七隻,把家裡當成貓咪樂園沒兩樣。這種現象,也讓我不時會有「啊,要不然我也來養一隻貓咪吧」的念頭,但一直都擔心沒辦法把牠照顧好而猶豫不決。
茶里:在台灣很平常,在香港卻很罕見的事
其他地方的人都說,子女長大後就會各散東西,在香港卻反其道而行,子女跟父母同住一輩子是常態。但這是因為香港的子女特別孝順、特別顧家嗎?倒也不是,歸根究底,都是出於一個「窮」字。
茶里:長大後才學會的坦率
坦率並不是一種技巧,它是一種反映你內心想法的存在。真誠的人會考慮對方的心情,心中充滿善意;但內心充滿惡意、見不得別人好的人,講的話只有真,沒有誠,往往都會傷害到他人。
茶里:港仔搬來台灣後的日常娛樂
先不說騎車到哪裡玩,光是「騎車」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娛樂。第一次感受到騎車那速度感後我就上了癮,然後專挑一些路又大又直的地方極速狂飆(利申:都是在法定的車速之下),那種迎風奔馳的舒爽感覺讓人一掃悶氣。就這樣偶爾騎到山上看風景、閒時騎到海邊看夕陽,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
茶里:在台灣的第 4 個新年
港仔在台灣過新年會覺得寂寞嗎?說不孤單是騙人的,但跟在香港渡過的新年相比,好像更能讓我放鬆。
茶里:在香港,有一間因「超級難吃」而成為傳說的壽司店
它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料理特別美味、服務態度特別好,或是環境特別舒適,而是因為它真的有夠難吃。沒錯,它就是傳說中的「明將壽司」。
茶里:值得一看再看的港劇 —— 賭場風雲
我們可以看見不少的人,每天都在嘆氣自己運氣很差,卻沒注意到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這種人早在內心植入了「我運氣差」的木馬,甚至會刻意尋找自己「不幸」的事,每天向身邊的親朋「炫耀」,然後笑說自己一定不會有甚麼成就。你知道為甚麼他們要這麼做嗎?因為不怪運氣差的話,就必須要面對自己失敗的事實了。
茶里:放下手機的日子
當一直吸收各種資訊,卻沒有空間消化和思考時,大腦的判斷力就會愈來愈低,讓你更擺脫不了獲取資訊時的甜蜜回饋,形成一個死循環。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常常取笑的內容農場、標題黨會如此流行,就是因為它們的字夠大、資訊夠簡單、夠斷章取義,讓人們不用思考就自以為能學到東西,而對著真正有營養的長文,卻留一句「TLDR」(too long didn’t read)就滑走。
茶里:適合邊緣人居住的台灣
小時候以為自己對私人空間的需求不大,覺得每天外出交際、到處人擠人、跟家人同住到中年是人生常態。直至長大後認識多了其他國家的人,才發現不是我不需要私人空間,而是香港根本不允許人有私人空間。
茶里:第一次收到台灣判決書
我去報案後不到 3 天,警方就憑著房東幫忙調的監視器錄像抓到犯人,最後腳踏車平安歸來。本來在網上 PO 完文,幾個月後我都快忘記這件事了,沒想到 11 月突然收到一封來自高雄地方法院的判決書,才發現當初的犯人被判刑了。
茶里:匪夷所思的台灣自助餐店
據聞台灣自助餐店的計價方式,是除了看菜色、份量外,還要看店員的心情。台灣網友教導,到自助餐店準備結帳時,記得要大喊一聲:「謝謝姐姐!」那她就有非常大的機率會收你便宜一點,少則 5 塊錢、多則 20 塊錢,屢試不爽。
茶里:香港人都怎麼認識台灣?
據說台灣的鄉土劇常有誇張、不合理的情節,每次台灣人看見後都會擷取下來放在 YouTube 上恥笑,從而爆紅。記得有一陣子,網絡四處都充斥著男主角被貨車撞飛的「麥可」梗、一位大叔會在生氣時把橘子捏爆的「恰恰」梗,或是大媽受傷送院後紗布被包在頭髮上的「頭髮骨折」梗。
茶里:台灣人眼中的香港
看見台灣人對自己出生的城市如此感興趣,身為香港人,還真的有點感動。在這世代,還會願意了解、接觸香港文化的人已經不多了,即使他們的答案與實際上的香港稍微有出入,看著卻反而有種「發掘了自己城市另一面」的趣味。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台灣人眼中的香港是怎樣吧。
茶里:香港人學國語難不難?
說廣東話與說國語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捲舌音」。所以每當香港人學習國語時,都會有意識地捲起舌頭唸每個音,非常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