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

|共15篇|

聲音的哲學:在文字和圖像以外理解世界

近年紙媒式微,年輕讀者也愈來愈不願看網上長文,KOL 短片等網絡影像成為重要的資訊媒介。另一方面,電台同樣沒落多時,但有趣地,音訊平台近年有復辟的勢頭,最受人關注的例子有 Podcast 播客,讓人走路和運動期間都可以增長知識。羅傑威廉士大學哲學教授 Christina Rawls 就在學術網站 Aeon 撰文,分享如何可以聲音認識世界。

【*CUPodcast】跨感官心理學:如何在生活中自製快樂?

五感健全之珍貴,在於可以在不同角度感受美好事物。然而,新書「跨感官心理學:解鎖行為背後的知覺密碼,改變他人、提升表現的生活處方箋」告訴我們,各感官並非獨立運作的部門,它們互相混雜,甚至會影響人類的情緒與決策。

要改變口音,先讓耳朵做運動?

有人說法語很性感,但當你聽到帶有法語口音的英語卻未必是同一回事。很多人明明已從小已學習外語,卻無法擺脫其母語口音的影響,例如廣東話的抑揚頓挫、北京腔的捲舌音。口音過重,有可能影響溝通。英國廣播公司近日便有文章提出,假若希望消除口音,秘訣在於重新訓練你的大腦及耳朵。

【文化按摩師】重新「看見」被遺忘的聲音

「我們可以緊閉雙眼不看,甚至不呼吸,但無法關掉耳朵,就算睡著時,身體也在聽著聲音。」身兼音樂家及劇場導演的 Dimitri de Perrot,在劇場、音樂及裝置藝術之間,以聲音為主要創作媒介,尋找創新的跨領域藝術形式,希望大家能體驗生活中被我們漠視的聲音,注意當中細節,喚起內心的記憶。

Gloria Chung:切菜聲音也能帶來高潮

ASMR 的風潮也開始吹到食物影片界,過往的食譜影片,大多是播罐頭音樂,裝作輕鬆愉快的也不少,但今年開始,愈來愈多無音樂的烹調影片,除而代之,是放大烹調的聲音:煎煙肉的滋滋聲、切椰菜的嗦嗦聲,連開公仔麵的包裝袋的聲音也照錄如儀。最近網上熱傳一段「煎煙肉」片段引起不少網民觀看,上傳者聲稱,煎肉時發出的「滋滋」聲音可引人入睡,我反而覺得肚餓。

商業秘密:味道的幻覺

飲食是僅次於性的多元感知體驗。曾有科學研究聲稱味覺是由位於鼻腔的嗅覺感受體主宰,而味蕾的功能其實只佔一小部分,因此,感冒或呼吸道塞住的時候,味覺會大打折扣。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教授 Charles Spence 進一步認為,至少一半的飲食體驗,是由視覺、聽覺、觸覺所帶動。他的研究,更將此一理論提升到神經科學的層次。

聽到神的呼召,真的要看醫生?

誠如教宗方濟各所言:「年輕人都應聽到天主的聲音。」從宗教角度來看,信徒直接聽見神的話語不無可能。但事實上亦有部分人,純粹出於疾病,才使其「聽到」神喻或魔鬼的低吟。一宗來至瑞士的罕見病例,便打破人們慣常所認為幻聽與精神病的關係。早於 2015 年,化名為 Sarah 的女士便向醫生聲稱神與自己說話。醫院檢查發現 Sarah 並無精神問題,導致幻聽的真正原因,竟是腦內的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