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共110篇|

鴿派失勢,戰狼推使美國鷹派主導對華方針

美中高層會談上,中方高層楊潔篪一句「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盡顯戰狼外交風采,美國對華政策亦沒有如預期轉趨溫和。「經濟學人」報道認為,中國強硬而挑釁的戰狼外交,是美國對華溫和派無力回天的主因,哪怕是拜登上場,鷹派主導對華事務已是大勢所趨,眾多對中國幻想破滅的鴿派樂見其成。

乒乓外交 50 周年:與日本有莫大淵源?

中美相爭愈趨白熱化之際,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於 4 月 16 日舉行會議,兩國最後發表聲明,表示關注台灣、香港和新疆問題。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評論認為,中美日關係已步向三岔口,印太格局或會有重大改變。今天的國際格局,可以追溯到 70 年代初美國聯中抗蘇;適逢今年 4 月是乒乓外交 50 周年,很多人回顧歷史時發現,其實事件與日本有莫大淵源。

中國是弱還是強?

新冷戰爆發以來,美國應如何看待中國這個勁敵,專家們各持不同見解。有人視中國為威脅全球的超級強權,亦有人視中國為不足為懼的紙老虎,美國國防部前中國專家 Dan Blumenthal 新書 The China Nightmare 卻辯證地提出另類看法 —— 中國既強且弱,其內部脆弱正正促成其全球野心,觀點惹起專家熱議。

從地緣政治打到高科技產業,印度成為中美交鋒新戰場

在印度與中國不斷激化的地緣政治競爭態勢下,矽谷抓住了它的黃金時刻。過去幾年,中國雖然對印度的科技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資源,然而最近的緊張局勢,卻逐漸將印度推向「美國生態系」,就連總理莫迪也多次公開宣稱:美國和印度是「自然結合的夥伴」。

小灰:中國威脅論

所以當筆者於上文提出,解放軍對亞太地區的最大威脅,為大量部署可用作反艦的短中程導彈、並會以導彈攻勢阻止美國介入中國於南海、台灣的軍事行動時,讀者會覺得只是無稽之談,這一點,筆者可以理解。但事實上,將解放軍視之為最實質威脅的,是五角大廈(The Pentagon)。

類比錯誤的「修昔底德陷阱」

近年,「修昔底德陷阱」經常被人掛在嘴邊,作為當下美中對抗的詮釋。2012 年提倡此術語的國際關係專家、哈佛大學教授 Graham Allison 當時以「雅典的崛起及斯巴達的對此的恐懼,令戰爭無可避免」,來描述美(斯巴達)中(雅典)的衝突。然而,研究中國史的賓夕凡尼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林霨(Arthur Waldron),在 2017 年曾批評,根本沒有「修昔底德陷阱」這回事。

小灰:中美相爭,必有一戰?論以戰爭作為政治的延續(下)

對於美方而言,要遠赴重洋和中國開戰,所涉及的人力物力龐大;而戰勝中國所得的利益,未必足以彌補戰爭開支,因此美國主動採取軍事行動的誘因不大。相反,雖然戰爭同樣會消耗中方大量人力物力,但倘若能戰勝美國,將會打破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一圓大國崛起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