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中國式「攬炒」

A+A-
近日,杯葛 2022 北京冬奧的聲音愈來愈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更曾表示有抵制北京冬奧的可能,令中美關係再添疑慮。 圖片來源: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中美的瘟疫外交戰,出現新進展。民主黨政府聯合歐洲和西方各國,逐漸指向「實驗室起源論」。

此論若是一年前由杜林普的政府提出,一切都是陰謀論,但是現在民主黨主動,美國主流媒體包括「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全力支持。陰謀論就變成科學理論。回首一年,美國政壇完成了一場「攘外必先安內」的政變,因為杜林普性格自我中心,缺乏締結聯盟的親和力。即使「深層政府」有此戰略考慮,路向與杜林普相同,也不能指望杜林普任內有效執行。疫症大爆發,更是突發事件。對付中國的「一帶一路」,須合縱連橫,臨時改動劇本,商人杜林普絕對不是一個外交專家。

深層政府的理論基地就是智庫。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一份新報告指出,中國的野心是以能否建立歐亞軸心地區的龍頭地位,改寫並領導國際秩序,作為與美國競爭的勝利標準。美國若無法扭轉,在國際便有遭邊緣化之虞。

杜林普有在經濟層面重奪美國金錢霸權的決心,但在外交政治層面缺乏縱橫捭闔的能力。由希斯(Timothy R. Heath)、葛羅斯曼(Derek Grossman)和克拉克(Asha Clark)所撰、名為「中國尋求主宰全球」(China’s Quest for Global Primacy)的報告,分析了中國為從美中競爭脫穎而出所作的各項國際與軍事戰略。

報告指出,中方的國際戰略著眼於建立中國在亞太地區的龍頭地位及國際秩序的領導力,儘管不排除發生有限度衝突與軍事危機的可能性,戰略目前主要側重透過和平手段達標,戰略的核心是仰賴可恃的經濟實力與外交手段,令中國能置身有利位置且不被美國逐出。

中國軍隊的主要角色,是為「戰狼外交」提供「底氣支撐」,以喝退西方二線國家如加拿大向美國靠攏,形塑有利北京的國際環境,將美國貶抑或弱化,令美國在歐洲和第三世界眼中淪為另類而非首選。

拜登展開上任後首次外訪歐洲之旅,首站抵達英國,與英國首相約翰遜會晤。 圖片來源:路透社

杜林普連任,有利於中國繼續分化美國和盟國的關係。但面對拜登結盟勢力的反攻,中國遇到新難題。民主黨政府繼續執行杜林普的軍事科技制裁,在這方面改動甚微。實驗室理論跟由於民主黨政府和美國主流的確認,更令歐洲思想歸隊,陰謀論之說一掃而空,也再沒有杜林普所謂種族主義角度針對中國的顧慮。

此一雙重標準,令中國只能再次退居守勢,準備關起門推展內循環。中國將人民幣升值,增加美國和西方在中國投資生產的成本,反正西方的商界對中國缺少了基本的政治信任。這樣一來,將會刺激美國國內長期維持的低通脹,令物價全線昂貴,逼使美國減息。

這是一種隱式的「攬炒」。美國貧富懸殊,窮人的生活壓力已經很大,若加上中國製造的貨品減少,一旦通脹加強,會惡化社會動盪。黑命貴之類的暴動,將會死灰復燃。

而另一方面,若中國採取關門內循環的經濟戰略,香港的角色即刻有變化。香港不會被中方視為內循環的一環。海南島試行建立免稅區,已經是一個信號。

主要的顧慮是人口老化萎縮。因此中共立即由政治局緊急決定通過生三胎的政策,繞過人大政協。可見此事之緊急。

由此可見,內循環經濟將會被習近平視為長期的戰略。至於香港的定位,中國準備與美國賭一手:我中國對於香港,認為可有可無,但香港還是中國與西方相扣的一個資金大門口,美國你呢?

中國關起門來,建立支撐內循環消費,必須開發青海等內陸貧困省份為自己的製造業基地。人民幣不準備國際化,將會長期在國際貿易中心佔低於 4% 的比率,不與猶太人主宰的美元爭雄。

這套軟硬交替的組合拳,到底有幾多效果?如此結構的整合,又會不會刺激美國和西方順水推舟,將整個全球化的關係大重組?重組之後中國會不會被逐出國際體系?這都是未來三五年值得留意的趨向。

但無論如何結局,在夾縫中的香港,由於缺乏殖民地英國政府政治自衛的緩衝,靠一方知識貧乏、視野狹窄的奴才,肯定正在成為受到擠壓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