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緣政治打到高科技產業,印度成為中美交鋒新戰場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中美科技巨頭在印度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無論是外國公司、外資支持的公司還是純本土公司。而最終能在印度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的,便有可能對全球科技產業的未來格局產生巨大影響。

這場對決,也在層面更廣的美中地緣政治競賽下進行。在對決中,印度正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因素,而科技則是一個核心戰場。

在印度與中國不斷激化的地緣政治競爭態勢下,矽谷抓住了它的黃金時刻。過去幾年,中國雖然對印度的科技公司投入大量資金與資源,然而最近緊張的局勢,卻逐漸將印度推向「美國生態系」,就連總理莫迪也多次公開宣稱:美國和印度是「自然結合的夥伴」。

今年 7 月,Google 承諾在印度投資 100 億美元,作為「印度數碼化基金」(India digitisation fund)的一部分,並在同一週宣佈,將投資 45 億美元於印度首富 Mukesh Ambani 旗下的數碼公司 Jio Platforms。而在與 Google 達成交易之前,該公司才剛在 4 月獲 Facebook 投資 57 億美元。

投資顧問 Bernstein 於今年 5 月的一份報告指出,Google Pay 是印度支付市場的龍頭;而印度是 Facebook 最大的用戶市場,並即將推出自己的 WhatsApp 付費服務。

到目前為止,美國投資者的進場方式,與中國的競爭對手截然不同。研究機構 Gateway House 研究員 Amit Bhandari 表示:「美國投資者以基金為主,中國投資者則為網絡巨頭,希望在此重建中國的生態系統。」

但新創企業投資者 Blume Ventures 的聯合創辦人 Karthik Reddy 表示,反華情緒及收購擔憂所引致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規則變更,已經使競爭環境向美國投資者傾斜。

反中的情緒急劇轉變,突顯新興市場變幻莫測。對於包括美國投資者在內的外國投資者而言,受到新監管措施打擊的風險仍然很高,而印度亦曾多次使用這種策略,以確保其能控制國際企業。

2018 年,沃爾瑪投資印度電子商務網站 Flipkart,但有關電子商務的規則,隨後就被修改成有利於印度本土業者。今年 1 月,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 訪問印度時,工商部長 Piyush Goyal 宣稱,外國巨頭的投資對印度並沒有甚麼「好處」。

Uber Eats 在送餐服務的命運亦是另一個警示。該公司於 2017 年在孟買展開業務,但它承受不了與擁有超強銀彈的 Zomato 和 Swiggy 競爭所需的「燒錢速度」。最終,Uber 在今年 1 月同意將印度送餐業務賣給 Zomato,以換取少數股權。

然而,科技業的心態是,與其在這個對外國公司來說最有利可圖的增長性市場上敗下陣來,還不如大舉投資、建立主導地位。儘管出現虧損,但投資者仍在湧入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