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

|共106篇|

【*CUPodcast】非暴力溝通第四步:請求,明確、正向而具體

非暴力溝通的前三步(觀察、感受、需要)為我們理清自己的內心,助我們向其他人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後一步「請求」(Requests),則是邀請他人協助,去滿足我們的需要。請求亦有技巧,應該明確、正向而具體地表達。一個恰當的請求,是可以讓對方拒絕的,彼此能在之後互相溝通,理解各自的原因與想法。

【*CUPodcast】非暴力溝通第三步:需要,主導自己的情緒與行為

非暴力溝通第三步裡的需要(Needs),指的是人類共通的基本需要,如吃飯、喝水、睡覺乃滿足了「健康」之需要,而人與人之間亦有抽象的「連結」需要,如需要「歸屬感」、「相互依存」、「尊重」等。辨別人我需要的分別,以及恰當地表達這種需要,在任何人際關係中皆能獲益。

社交媒體下一站:Clubhouse

互聯網在過去三十年迅速普及起來,主宰了市民大眾的溝通模式。隨著時代變遷,科技不斷進步,人們有不同需要,由千禧年代初的 ICQ、MSN,再到 Facebook、WhatsApp,以及近期的 Signal 和 MeWe,互聯網已經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交媒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預測,語音程式或會牽起下一波社交媒體浪潮。

【*CUPodcast】非暴力溝通第二步:感受,勇敢呈現自己的軟弱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步,是感受(Feelings),指單純描述自己內心的狀態,直接講出當下感受。傳統華人家庭鮮少談及感受,對負面情緒更是避之不及,令如此環境下長大的兒女,對自身情緒相對陌生。要打開自己的心,首先要拿出勇氣,願意表露自己的脆弱。其次,要懂得分辨各種感受,如「開心」可以有「興奮」、「期待」等更加細緻的描述。更甚者,不少人將個人感受與主觀評論混為一談,例如「我覺得你很討厭」就屬於對他人的主觀感覺,不能當作個人感受看待。

【*CUPodcast】非暴力溝通第一步:觀察,而不評論

觀察(Observations)是非暴力溝通四步曲的第一步。所謂觀察,講求的是客觀平靜、如實陳述,避免加入個人評論,將事實與意見混淆。賴佩霞在「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一書裡就提到,以平穩的情緒給予回應、不要以不耐煩的態度對待他人,需要有意識地反覆練習,例如避免使用「你一天到晚都⋯⋯」等主觀句式陳述事件。

【*CUPodcast】影響世界的溝通模式: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創始人盧森堡博士(Marshall Rosenberg)是一位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年少時的他目睹造成死傷的種族衝突,加上在學校受歧視與欺凌的經歷,令他對研究人類心理充滿興趣,想解構人與人之間為何不能好好相處。畢業後的他繼續致力研究,直到 1960 年代完成一套影響世界的溝通模式:非暴力溝通。

【*CUPodcast】「唔瘦即係肥?」七種你我都有的不良思考

我們總會遇過某些人,往往只會以非黑即白的態度作判斷,或總以「我永遠是對的」心態與人爭辯。大多時我們會將之視為品格問題,但在心理學角度而言,這些並非不良品格,而是人人都會犯的認知扭曲錯誤,屬於不良的思考方式。

親愛的,可以讓我先把話說完嗎?

傳媒人 Kate Murphy 為出版著作,進行了兩年觀察。在那期間,她留意到人與人溝通時一個弔詭之處 —— 我們愈是感覺親密,愈是不太仔細聆聽對方的話。不等對方說完就搶著接話,嚷著「不用說了﹗我們認識多久了,我明白的啦」。這種親密溝通偏見(closeness-communication bias)若是久了,足以破壞甚至終結關係。

為何面對面時玩手機,會影響我們的交流?

一機在手,世界各種資訊觸手可及。手機改變了世界,也造就了許多低頭族,佔據日常的生活時間。也許你也遇過以下的場景:與朋友用餐時,各人默不作聲地按著手上的電話,甚至情侶之間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很好奇,手機如何影響我們的交流,使我們的社交關係變得疏離?

開放式關係要成功,關鍵是甚麼?

在一夫一妻制為主流的社會裡,人們若是有多於一名伴侶或性伴,多被視為敗壞道德的出軌行為。然而,人的情慾本就多元,若這種非單對單的關係狀態,經所有牽涉在內的人認可,那又能否是一種出路?為了進一步了解如何經營一段成功的浪漫關係,來自羅徹斯特大學的 Ronald Rogge 在最新的研究裡將關係分成五類,並探討哪一種更容易成功。

網絡時代,對話的意義

如何有效溝通,是一門深奧學問。只是,說到底,對話的前提是需具備同理心、了解談話對象的想法,否則對話徒具形式,根本無法拉近對話雙方的距離、增進彼此了解。例如對 200 萬人的聲音充耳不聞,但期望能與 150 人「對話」,與獲抽中的人有 3 分鐘時間深入交流,其「對話」質量、效用可想而知,無異緣木求魚。對話有效,但不是這種。

保持安全距離感

人與人之間安全距離是多少,從來都沒有絕對準則。有些人成長的文化背景中,就是沒有太多距離意識,但有些人天生就是怕他人亦步亦趨、步步進逼。距離如果拿捏得不好,就容易令人覺得不適,更可能惹禍上身。近日前美國副總統拜登被多名女性指控「行為不當」,但拜登認為自己只是純粹握手、擁抱、示好,表達支持及安慰,並無其他意思。「紐約時報」為此專文探討安全距離問題。

「密室逃脫」成風:擺脫網絡,回歸離線社交體驗

即將邁向 5G 網絡世界的當下,潮流逆轉,人們正開始將視線從電子屏幕移開。離線遊戲「密室逃脫(Escape rooms)」在全球崛起,證明這個新興的混合娛樂行業,已變成當地商機蓬勃的主流消閒活動。雖然「密室逃脫」應用了許多新穎科技,但真正推動這股熱潮的並非科技,剛好相反,是源自人們企圖脫離網絡世界,進行一場「離線社交體驗」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