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可以讓我先把話說完嗎?

A+A-
圖片來源:Jeffrey Greenberg/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傳媒人 Kate Murphy 為出版著作 You’re Not Listening: What You’re Missing and Why It Matters,進行了兩年觀察。在那期間,她留意到人與人溝通時一個弔詭之處 —— 我們愈是感覺親密,愈是不太仔細聆聽對方的話。不等對方說完就搶著接話,嚷著「不用說了﹗我們認識多久了,我明白的啦」。這種親密溝通偏見(closeness-communication bias)若是久了,足以破壞甚至終結關係。

我們總是莫名的自信,一旦熟識一個人,就會不自覺傾向無視對方的話,以為對方接下來要說甚麼,自己早已一清二楚。但我們總是忘了,人很常變。日常交流和互動持續塑造著人,沒誰會跟上個月、上星期甚至上一天的自己百分百相同。「親密溝通偏見」可以發生於覺得距離遠了的情人、對孩子的言行感到驚訝的家長,或是兩個經常湊在一起、擁有很多共同經歷的人之間。

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多番透過實驗,展示親密溝通偏見的影響。他們先把朋友或配偶組合,再安排與陌生人組合,在每個場合中,請他們解釋對方在說甚麼。參與者預期,跟擁有親密關係的一方較為理解彼此,但結果往往不見得比陌生人了解得多,有時表現甚至更差。美國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 Nicholas Epley 對此甚有研究,他指出:

要準確了解另一個人,通常要去進一步去想,『等等,這真的是這個人的意思嗎?』並作出檢查。我們對親近的人沒那麼做,只因我們假設自己知道對方在說甚麼,又以為對方知道我們在說甚麼。

Epley 也曾「墮入陷阱」,以為帶妻子去水族館參加體驗活動,令她可以餵海豚、白鯨和企鵝,定是一份完美禮物。但妻子並不喜歡,甚至感到困擾,因為當時她正為孕吐而苦,想到要碰死魚就已經想吐。Epley 直言:「那時候我沒有停下來想一想,對妻子當下的人生而言,那是否一份正確的禮物。我們都對熟識的人建立了刻板印象,受影響而犯錯。」

這份偏見不只阻礙我們聆聽親愛的人,亦阻礙對方去聆聽我們想說的話。在兩個分別以碩士生及 2,000 名美國人為對象的深入研究中,哈佛大學社會學家 Mario L. Small 發現多於一半的受訪者會對關係較疏、甚至萍水相逢的人,而非配偶、家人或密友,傾訴最為最迫切和最憂心的事,有些個案更因害怕熟人的論斷、麻木或誇張反應,極力避免告之最親近的人。

Murphy 提醒,當密友或伴侶跟你還有第三者聊天時,對方說了一件第三者知道而你不知的事,請別太緊張,那多數是親密溝通偏見之過。或許是第三者表露得較感興趣、問對了問題、沒那麼先入為主或容易打斷。這不代表關係親密的人故意忽略或分心,純粹是人的天性,自滿於(以為)自己已知的事。那該如何面對?英國人類學生兼進化心理學家 Robin Dunbar 認為:

維持親密關係主要是通過『日常交談』。這意味著你要問『你好嗎?』,並去確切聆聽答案。

配偶和親子之間,常會省卻日常對話,像晚餐吃甚麼或要幾點出門,朋友也會疲於相約。這令我們錯失彼此真正的喜悅、掙扎、希望和恐懼。有時我們這樣做,因為以為已經知道發生何事,亦可能是因為害怕知道甚麼。可當聆聽者消失,我們更感孤獨。前年一項民調顯示,在 20,000 名美國人當中,約半數表示並無有意義的面對面社交互動,另約一半人常感孤立,即使被人包圍也好。

再發達的科技,也不能幫上忙。電子產品老是令人分心,我們解讀訊息和表情符號時亦總錯得離譜。Epley 解釋:「科技會放大親密溝通偏見,因為你需要處理的信息較少。」這是由於訊息簡短,且缺乏聲調和身體語言等社交提示。所以說到底,要真正理解親近的人,還是要多花時間,放下手機,耐心聆訊對方要說些甚麼。「搶答」不見得會答對,更不見得會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