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感冒的病毒超過 200 種,難以完全撲滅,只能說染上感冒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過病菌明明一年四季都存在,為何冬季總是比較容易感冒?本週發表在「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的研究終於得出原因 —— 冷空氣本身會損害鼻子裡的免疫反應。
流感
|共18篇|
「三重流行病」下,美國卻面對抗生素的失效和短缺
病毒季節來臨,美國食物及藥物監督管理局(FDA)表示在 COVID、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三重流行病」打擊下,或使醫療保健系統不堪負荷。而 4 種用於兒童常見疾病的藥物:一線抗生素阿莫西林、安美汀、特敏福和哮喘藥沙丁胺醇更面臨嚴重短缺。
林喜兒: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 —— 瘟疫後的新世界
此劇最易引起觀眾共鳴的,可能是「隔離」這兩個字。
【*CUPodcast】全部都係雞之二:行走的藥箱
雞,除了是今人的主要肉食,更是古人的行走藥箱。古代以雞治療疾病的偏方層出不窮,其中一些配方 —— 例如以雞湯醫治發燒,卻經得起現代醫學的考驗,被證實確具療效。
此外,雞蛋是令醫學文明躍進的重要研究對象,修正了古代醫學認為血液由肝臟產生的繆誤,並啟發專家提出血液循環的理論。現代醫學同樣從雞蛋中獲益,例如疫苗培植與癌症研究等。
1968 年香港流感:以香港為名的世紀疫症
在 20 世紀,人類經歷過四場流感大流行,1918 年西班牙流感、1957 年亞洲流感、1968 年香港流感和 1977 年俄羅斯流感,每場流感的死亡人數暫時都遠高於武漢肺炎,是人類史上慘痛的公共衛生災難,其中西班牙流感就殺掉超過五千萬人。而 1968 年香港流感,就是對上一次死亡人數過百萬的大流行。
Favipiravir:武肺「救命丹」的崎嶇開發路
中國科學部於 3 月 17 日宣稱日本流感病毒藥物 Avigan(又名法拉匹韋/Favipiravir)有效治療武漢肺炎之後, Avigan 及開發藥廠富山化學聲名大噪,母公司富士菲林翌日股價急漲 15%。然而 Avigan 開發歷經近 30 年,雖然日本政府最近亦大量入貨,惟因種種原因,僅作存貨而已。
對抗武漢肺炎變相遏止流感擴散?
疫情發展至今,依然很多人拿武漢肺炎跟流感比較,認為人們這次反應過度恐慌。誠然,流感雖看來普通但足以致命,2019 年,香港冬季流感便有 357 宗死亡個案,數字遠超今天的武漢肺炎。可是,這種比較沒有很大意思,武漢肺炎和流感同樣是人類大敵,而抗疫工作根本不是互相排斥:武漢肺炎爆發後,多個地區的流感個案便大幅減少。
夏天溫度上升,疫情真的退散?
武漢肺炎疫情愈趨嚴峻,在中國以外迅速擴散。疫情何時終結、回復正常生活,大概是不少人的疑問。此前有意見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像流行性感冒一樣,隨春季來臨而消退。但許多科學家表示,冠狀病毒在溫暖氣候下的表現未明,要下此定論為時尚早。
武肺無事兒?流感可與武肺相比嗎?
武漢肺炎在歐美多國的感染病例陸續增加,每當外國媒體報道新增的感染個案時,總有讀者跳出來留言表示不必要對新型冠狀病毒過分緊張,並以流感的死亡數字作例,聲稱死於流感的人數或死亡率遠超武漢肺炎。這些「無事派」認為媒體渲染疫情,製造恐慌。但流感真的可與武漢肺炎如此相比嗎?
1977 年俄羅斯流感:因中國實驗室洩漏而引發的災難?
到今天,武漢肺炎的起源依然眾說紛紜,初時人們以為是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更指與中國人吃蝙蝠有關。後來人們發現第一位確診者根本沒有到過批發市場,進而把矛頭指向批發市場附近的武漢市疾控中心,懷疑實驗時洩漏病毒。在醫學史上,也有一場經典懸案「1977 年俄羅斯流感」,最終奪去了大約 70 萬人性命,有指這次全球災難,就源於中國實驗室洩毒。
1957 年亞洲流感:一場由中國蔓延到世界的瘟疫
這次武漢肺炎大爆發,勾起無數港人對 2003 年沙士疫情的記憶。這兩場大疫症,都是經中國內地傳播到香港,以至全世界,而且政府於初期有隱瞞疫情之嫌。沙士病毒共奪去 774 人的性命;武漢肺炎的「官方」死亡數字則已迫近一千人。其實在 1957 年,中國曾爆發一場亞洲流感,最終經由香港傳遍世界,殺掉約 200 萬人。
Netflix 紀錄片:我們能預防大傳染病嗎?
「流感來襲」是一個由六集組成的紀錄片系列,日前在 Netflix 新上架。節目討論可能導致下一次大流行的流感病毒來源、全球醫療體系應對疾病的能力如何不足,以及指出醫學研究的當下關鍵,是要爭分奪秒推出疫苗,以應對現在和將來這些迅速變異的病原體。片中提出,畢竟自上次大流行以來已經有 100 多年的歷史,相隔多年,我們能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所造成的廣泛破壞嗎?
病了仍堅持上班是何道理?
不少上班族在生病時,即使沒有辦法正常工作,仍會勉強上班,不外乎是害怕上司責怪,或出於個人「奴性」深重,覺得帶病仍工作是種美德。但苦苦堅持,只會令病情加重,一不小心傳染同事,更會破壞職場健康。近日英國廣播公司就有報道,探討上班族何以做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
1918 年大流感奪命上億 威脅百年未解
100 年前,奪走數千萬性命的一次世界大戰臨近尾聲,生靈塗炭理應到此為止,但始料未及,更催命的西班牙型流感(Spanish flu)肆虐全球,由美洲到亞洲、由北極到太平洋小島無一倖免,估計奪去達 1 億條人命,相當於全球 5% 人口。雖然科學家已確定,疫情由一種 H1N1 流感病毒觸發,但究竟病毒何以傳遍全球,學界仍然莫衷一是,更令人憂慮同樣的滅頂之災可以重現。
反對疫苗接種,或出於心理原因?
要解決疫苗的信任爭議,並非一朝一夕。是次研究揭示,推廣疫苗接種面對的障礙,並不完全出於疫苗本身的質疑。故有時即使陳列科學事實,亦未必足以消除不信任情緒。就此,研究團隊亦表示,沒有神奇魔法可以消除所有質疑,但在以科學解釋之外,若能針對各項潛在動機作出相應措施,或許更有效釋除人們的疑慮。
流感雖普通但致命
每逢流感季節一到,隔數天就會看到有人因流感而死亡的新聞,駭人聽聞之餘,也令人疑惑,流感始終被認定是小病,更有人覺得小病是福,不必看醫生,究竟為何這種疾病可導致如此多的死亡個案?
被遺忘的疾病:殺死千萬人的西班牙流感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緊隨而來的,是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爆發。兩者相比起來,後者對世界的破壞力有過之而無不及,死亡人數約 5,000 萬至 1 億,比起兩次大戰死傷人數加上還要多,可謂 20 世紀最可怕的劫難。然而,今人或是遺忘人類遇過此頑疾,又或當它是大戰的註腳——這讓「經濟學人」撰稿人 Laura Spinney 決定追溯流行性感冒的歷史,並重訴西班牙流感對世界之影響。
維他命 D 預防百病?
維他命 D 是少數人體能夠自行合成的營養素,可經皮膚吸收陽光紫外線而產生,或從部分食物攝取。眾所周知,維他命 D 為身體平衡鈣磷量,吸收充足有助骨骼、牙齒及肌肉發育健康,但自近年醫學界發現不同器官均有接收維他命 D,至今已有不少研究指出維他命 D 的多重益處,包括保腎、防糖尿病、調節免疫、預防癌症及保護心臟血管等。陽光宅男不止會吸引目光,還能夠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