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溫度上升,疫情真的退散?

A+A-
疫情持續下,日本有民眾戴口罩賞櫻。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武漢肺炎疫情愈趨嚴峻,在中國以外迅速擴散。疫情何時終結、回復正常生活,大概是不少人的疑問。此前有意見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像流行性感冒一樣,隨春季來臨而消退。但許多科學家表示,冠狀病毒在溫暖氣候下的表現未明,要下此定論為時尚早

現時已知冠狀病毒家族成員共數十種,但只有其中 7 種能感染人類。除去當中會引發輕度感冒的 4 種外,其餘則是更新型、致命的冠狀病毒,引發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便是其中之一。導致流感或輕度感冒的冠狀病毒,具科學家所指的「季節性」,故會在天氣溫暖的月份消退。然而,科學家仍不確定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模式。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Stuart Weston 表示:「我希望它會呈季節性消退跡象,但很難知道是否如此。」

學者們對呈季節性現象的病毒研究,主要集中在導致流感的病毒身上,且有多種理論解釋原因。部分意見認為,冬季天氣寒冷,人們為了避寒,自然傾向在室內聚集,故更易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另有研究人員為瞭解北緯地區冬季流感病例上升的趨勢,嘗試從溫度與濕度方面,研究流感病毒如何在不同氣候環境傳播。其中,捕捉及排出病毒或細菌等異物的重要媒介 —— 鼻腔黏液,因為冬季濕度通常較低,可能受影響而減少分泌、同時令黏液變乾,降低其捕獲病毒的效率。

此外,2007 年即有以天竺鼠為對象的研究,指出高溫,以及濕度特別高的環境中,流感傳播有所減緩;在極高濕度之下,病毒甚至完全停止傳播。由於溫暖的空氣能容納更多水分,而在潮濕環境下咳嗽或打噴嚏時濺出的飛沫,會遭空氣中更多水分包圍,因而過重無法飄浮,最終只能落到地面。惜部分熱帶地區在雨季時,反而有更多流感病例。其他實驗室外的研究,便解釋是雨季促使人們在室內聚集所致,但就戶外情況來說,潮濕確實不利流感病毒傳播。

SARS 的消失,難以斷言是人為或季節性因素使然。 圖片來源:路透社

那麼,究竟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會否一如流感病毒,在換季之時消退?要推論結果,更合理的做法一之,或許是從其他冠狀病毒親戚入手。Weston 等科學家,便嘗試研究同為冠狀病毒的 SARS 及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其中 SARS 的基因序列,與武漢肺炎病毒近 9 成相似。但 Weston 表示,始於 2002 年 11 月爆發的 SARS 一直持續至翌年 7 月,這點僅暗示有可能是季節性;但早期的人為介入,同樣有機會有效遏制傳播。換言之,未能確定 SARS 病毒究竟是因天氣轉暖,抑或人為治療及預防起作用而消失。

至於中東呼吸綜合症,始於 2012 年 9 月,溫度較高的沙特阿拉伯,直至現時仍未完全撲滅,偶爾有新病例報告。故 Weston 表示:「我們未發現中東呼吸綜合症呈季節性的證據。」科學家似乎未能從參考對象確認武漢肺炎的傳播模式。目前,Weston 的實驗團隊正開發針對該病毒的治療方法及疫苗,但他表明,難以在一年內提供治療方案。若武漢肺炎在接下來的日子未見停歇,無針對性治療方法的日子,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 Marc Lipsitch 則傾向相信,天氣變化不會對病毒傳播有大影響。他認為年度流感季節經已過去,SARS 病毒的消失,皆因人們在 5 至 6 月成功將其控制下來。即使武漢肺炎病毒類似其他流感病毒呈季節性特徵,亦未必全屬好事。因為當北半球變暖,便是南半球地區天氣轉冷之時。屆時澳洲等地的傳播可能會惡化。

無論如何,正如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流行病學家 David Heymann 強調,學界對新病毒所知甚少,無法就此預測。因此,「在沒有證據的基礎上作出預測,當中蘊含的風險是:一旦預測出錯,或會成為一時間的『真相』,為人提供虛假的安全感。當下的重點,應是繼續盡力消除病毒」。